摘要 2015年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熔断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采用5%和7%两档阈值,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开年四天内,中国股票两度...
2015年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熔断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采用5%和7%两档阈值,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开年四天内,中国股票两度因熔断机制而被迫提前中止交易。2016年1月7日,为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自2016年1月8日起暂停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第四章第五节规定的“指数熔断”机制。
根据现有信息,导致A股下跌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可能是即将到期的“禁止减持令”。此前在救市中,中国证监会在2015年7月8日发布公告,从即日起6个月内,A股大股东及高管不得减持股份。而这一禁令将于1月8日到期,中金预计1月份潜在减持规模将在1500亿元以上。
另一个直接因素则为低于预期的制造业指数。2015年12月,财新PMI指数(即制造业指数)为48.2,低于预期值48.9以及上月值48.6,且连续第十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分项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我国制造业新订单总数继续下滑,新出口业务自2015年9月以来首次收缩。显示中国国内外需求依然较弱,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
制造业PMI的下跌,显示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空前危机。
下行压力主要来自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投资增长的下降态势,从2014年的平均14%降至2015年1~11月的10.2%。分产业看,2015年1~11月,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目前,很多上游原材料(如矿石、煤炭、钢铁等)生产行业投资为负增长,这些上游原材料行业投资增长下降主要受第二产业的投资增长下降趋势影响,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企业主要属于第二产业。
从去年来看,三大产业中第一、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长率都在提升,只有第二产业的产值增长率放缓,与投资下降的领域判断一致,也印证“三高”主要是第二产业的问题。所以投资增长放缓包括近几年的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第二产业不合理的结构调整引起。
制造业PMI指数处于荣枯线以下,反映了供给侧结构调整尚未到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6年五大任务中,首当其冲是“去产能”,这与制造业PMI处于荣枯线以下,企业处于不扩张的状态所释放的信息完全一致。
业内专家认为,在新常态阶段,要素驱动正转化为创新驱动,创新驱动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更合理的劳动分工、制度改革等等全要素驱动力的提高和改善。如果调整到位,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重新优化资本和劳动要素的配置,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创造新的增长动力,企业就会在新结构下抓住机会加大投资加速扩张,创造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新的供给占领市场。反之,制造业PMI指数处于荣枯线以下说明新的增长结构尚未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不足以调动企业扩张意愿。
为什么制造业的压力最大呢?
通常来说,一国产业的兴衰是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净投资率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有太大改变,甚至有继续增加的可能。这对中国的资本生产率设定了一条上限。中国制造业必须要认识到这条上限,这才是其要面临的新常态。
制造业在三大产业中,属于发展得最不稳定的产业,其命运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当经济处于扩张时期时,制造业欣欣向荣,规模迅速扩大,获得高速增长。而当中国经济处于紧缩时期,首当其冲受到打击的产业也是制造业。
在三个产业中,第一产业关系到人们的衣食,属于刚需产业,因此与经济周期相关度较弱。而第三产业的产业链较短,对经济周期的依赖性相对较低(事实上第三产业也受到严重影响)。但是第二产业的产业链长、抗周期性风险能力差,所以它常常既是经济波动的原因,又受到经济波动的严重影响。又兼之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在三个产业中受到的压力最大。
因此,中国制造业要把握节奏、稳打稳扎。
如前所述,基于制造业长产业链的特征,它的投资波动本身就是经济周期产生的关键原因。如果制造业在经济繁荣时不适当控制规模节奏,那它将会把经济进一步推向高峰,经济过热会给制造业提供高额利润,这反过来又导致制造业盲目扩张。当过热经济受到真实经济增长率的限制时,就无法为制造业提供足够市场,此时制造业就将面临衰退。制造业的衰退将引起经济衰退,降低制造业利润率,并产生制造业衰退的正反馈。
产生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制造业太注重规模的扩张,而没有把精力用在质量的提升上。假如中国制造业不是过分关注规模,而是关注质量,则过分投资的问题就不会如此严重,即使面对经济周期,至少也会通过质量为立身之本来跑过第一、第三产业。这也犹如在股市中操作一样,最好的操作,就是不要跟着股市的波动走,否则就会处处踩空。只有给自己树立其技术门槛,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稳打稳扎,才能在汹涌澎湃的市场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