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从事三十多年信息化工作的国家信息化...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从事三十多年信息化工作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情决定,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必须与信息化进程同时进行。两大进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综合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就是两化融合及深度融合的进程,也是未来发展中国制造的基础所在。因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两化融合作为主线。
两化融合任重道远
“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在不断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王安耕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从2008年开始,工信部就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两化融合的情况并不如人意。八成以上的工业企业停留在起步和单项应用阶段。”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进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单项应用阶段,综合集成阶段和协同创新阶段。
起步阶段:企业主要在搞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开始或个别开始企业核心业务应用。
单项业务应用阶段:企业内部各项业务应用,特别是各项关键环节业务应用,如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控制、经营管理等。
综合集成应用阶段:强调核心业务之间的集成应用,生产管理与生产控制之间的集成应用,简称为管控衔接;生产管理与销售(以及供应)管理之间的集成应用,简称为产销一体;各项管理业务与财务管理的无缝集成应用,简称为业财无缝。无缝两字是指业务系统中产生的数据直接(不落地)进入财务系统,而不是再经过人工制作记账凭证录入财务系统。
协同创新应用阶段:前三阶段,都是成熟的应用阶段,企业资源管理软件包都有大致相当的功能模块,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协同创新应用阶段,更强调各行业、各企业的创新探索,全社会产业链的集成,例如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就超出了一个企业的集成,而要很多企业的配合、协同。
王安耕表示,随着我国两化融合水平的不断提升,已经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第三、第四阶段,只有进入第三阶段以后,一个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的效果才能明显地表现在企业竞争力和财务指标上。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各部门、各地方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举措,两化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两化融合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该人士也坦言,尽管当前我国信息化与工业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薄弱、法律体系滞后、政策缺乏合力。两化融合工作任重道远。
互联网+重在协同创新
“中国制造的强大,两化融合的深入,必须凝聚共识,协调多部委、多部门、多地方的力量。《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制定过程,就是凝聚共识的过程。”王安耕进一步表示。
《中国制造2025》指出,“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
王安耕进一步指出,目前热门词汇互联网+,正符合两化融合的第四阶段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两化融合第四阶段协同创新应用阶段,就相当于德国提出的工业4.0、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也相当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智能制造,实质都是协同和创新,重塑产业链。”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正在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并正在深度改造传统制造产业。以电子商务为代表,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价值传递,实现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这种去中间化的形式,重构了商业链条。
我国拥有庞大的传统制造业基础,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产业生态体系。
一直以来,在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出我国制造业的基础优势,与新技术有效融合,那么传统制造业将打开发展空间。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
因此,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使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成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的主线。
配套政策需减少行政色彩
对于《中国制造2025》后续政策的陆续推出,业界给予了很高期望。王安耕表示,在后续配套政策的制定上,应把功夫放在创新上,减少行政色彩,强调市场决策。
王安耕表示,配套政策还要把苦功夫放在体制、机制、管理的创新上,不走老路,强调市场决策。“比如重点领域,传统做法就是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多给钱。重点领域首先应该要高要求,达不到要求的,要立军令状,强调效果,强调论证。企业竞争力从何而来,必须拿出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