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一轮铁路建设大潮来袭铁路装备业迎井喷传言已久的2014年首轮动车组招标终于落地。根据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8月22日晚公布的信息,此次招标共涉及车辆292列,包括350时速
新一轮铁路建设大潮来袭 铁路装备业迎井喷传言已久的2014年首轮动车组招标终于落地。根据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8月22日晚公布的信息,此次招标共涉及车辆292列,包括350时速175列,250时速57列,另有议标60列。
业内人士预计,本轮招标总投资额约520亿元,结果有望于9月中旬披露。今年以来,铁路投融资改革力度不断加码,铁路建设发展基金、铁路土地综合开发等重要文件相继出炉。资金的破题将有力保证中长期铁路投资的稳步增长,铁路装备产业链上的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商也将持续受益。
南北车或平分秋色
公告显示,292列车辆中,350时速的175列,250时速的57列,另有议标60列。议标车型中,高寒车型50列(包括25列350时速和25列250时速),以及10列250时速抗风沙动车。据悉,这10列抗风沙动车将配备兰新高铁,预计新车型定价在1.4亿-1.6亿元。
“去年招标的订单今年10月底才能交付完毕。原计划今年的招标是在年底进行,提前到8月份是因为2014年整体铁路建设规模上调。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中国北车(601299,股吧)人士据记者表示。
去年,铁总分别在8月和12月进行了两轮动车组招标,公开招标动车组合计417列,其中350时速248列,250时速169列,金额总计约690亿元。从招标结果上看,南车中标所有250时速动车以及100列350时速,北车则获得350时速剩余的148列。同时,北车还获得56列议标的动车组,包括46列350高寒车型及10列高寒250车型。
“南车在250时速上比较有优势,北车则在350时速以及高寒车型上更胜一筹。”据业内人士此前透露,250时速动车组均价约1.3亿元,350时速动车组均价约1.9亿元,350时速高寒动车组均价约两亿元。由此估算,南、北车在去年招标中分别获得约400亿元的订单价值,从订单金额上看难分伯仲。
华创证券分析师李佳预计,本轮招标车辆中将有约40列于年内交付,目前南北车正根据议标情况提前开展生产预投。“预计整车厂上半年动车组交付规模约占年初订单1/3,剩余有望在第三季度完成交付,下半年业绩增速将进一步提升。”
铁路建设大潮来袭
今年以来,铁路投融资改革领域的动作连连。铁路建设资金获得保障,将有望掀起新一波铁路建设大潮。
一方面,“输血”铁路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上调,2014年的投资额度现已增至8000亿元,达历史第二高位。与此同时,《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也于今年7月正式印发,将吸引社会资本入股,并不低于70%投入国铁项目。业内人士预计,2014年、2015年的铁路建设基金总规模有望每年达到2000亿元至3000亿元,而其撬动的资金杠杆更是有望达到4000亿-5000亿元年均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另一方面,铁总“造血”功能得到加强。8月初,《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正式印发,明确实施铁路用地及站场毗邻区域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政策,以支持铁路建设。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被誉为“以地养铁”的方案,将有效提高铁总的融资功能,保证中长期铁路投资的稳步增长。
李佳指出,铁路投融资改革等系列政策的执行,将有利于解决未来5-10年铁路中长期发展资金来源的问题,对于近期铁路在建线路的通车及中期铁路项目审批均具有积极意义。政策红利的释放将有助于铁路装备市场景气的持续回升,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将持续受益。
李克强:中西部铁路建设可让当地百姓加速融入国家现代化进程
新华视点微博24日消息,李克强总理22日在铁路总公司考察铁路投资和项目进展时说,铁路发展不仅可以稳增长,还能促进社会和谐、带动城镇化,有“一石多鸟”的作用。中西部群众翘首企盼铁路建设。它不仅可拉近东西部距离,也会使当地百姓加速融入国家现代化进程。
年内首次动车组采购启动 预计金额超400亿
据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网站披露,8月22日,中国铁投正式启动了175辆时速350公里和57列250公里的动车组采购,预计总采购金额超过400亿人民币。此次招标是中铁总公司2014年第一次动车组招标,第二次机车车辆招标。
公告称,受中国铁路总公司委托,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作为招标代理机构,现就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且采购资金已经落实。
分析人士认为,动车组启动新招标,一方面将为中国南车(601766,股吧)、中国北车带来新增订单,另一方面将拉动动车零部件的需求。上市公司中,晋西车轴(600495,股吧)、永贵电器(300351,股吧)、开尔新材(300234,股吧)、中铁二局(600528,股吧)、辉煌科技(002296,股吧)等有望受益。
铁路项目密集开工 年内投资额或超万亿
在4月末铁路总公司上调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至8000亿元之后,铁路投资已于目前正式铺开。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杭州至黄山铁路、额济纳至哈密铁路等多条线路已经先后开工建设,未来数月还将有13条铁路逐一开工。
由于新项目激增,目前铁路投资总招标金额已达1.35万亿元。有分析人士预计,即便铁路总公司不再继续上调投资计划,铁路投资总额年内也有望逼近或超过1万亿元。
铁路投资进入密集期
根据铁路总公司披露的资料,6月30日,国内共有4条铁路同时开工建设,分别是京沈客专河北辽宁段、杭州至黄山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随后在7月3日,哈密至额济纳铁路项目新疆段土建工程也在哈密东站宣布启动。而在未来数月内,另有13条铁路将密集开工,总投资约为3300亿元,接近铁路投资全年计划任务的50%。
以哈密至额济纳铁路项目为例,该项目里程629.9公里,总投资为98.7亿元,穿越蒙、甘、疆三省区,与西北、华北、环渤海铁路网连为一体,被称为大秦铁路(601006,股吧)之外新疆煤炭外运又一条重要干线。
实际上,在上述5条已动工的线路中,哈密至额济纳铁路项目并非投资额最大的铁路项目,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里程虽仅为343公里,不过投资额却高达347亿元。另外,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总投资为324.3亿元,杭州至黄山铁路总投资为338.3亿元,京沈客专线总投资则接近1300亿元,仅辽宁段即超过550亿元。
相比于其他投资手段,以铁路投资为代表的“铁公基”更具规模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曾表示,铁路投资仍为稳增长的首选利器。安信国际7月初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今明两年铁路新通车里程均应超过8000公里,总投资则为1.4万亿元。
国海证券(000750,股吧)分析师李亚明认为,要保证今年实现7.5%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建投资必须超预期加码,其中就包括国内铁路投资加速,以及实施高铁输出战略,如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泛亚高铁。
至于铁路投资资金来源问题,安信国际认为,去年3月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的“政企分开”工作及铁路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目前成立铁路发展基金及运价改革等举措将为铁路投资提供资金保障,而铁路运价改革也被视为铁路投资吸引民间资本的重要手段。
今年2月份,发改委将铁路货运运价从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4月份再度将准池铁路货物运价交由市场调节。
另据了解,在发改委、铁路总公司层面密集批复、投建铁路项目的同时,各地也在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立项、筹资,试图引入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本。
投资额或上调至万亿
今年年初,铁路总公司在全路工作会议上将年内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初定为6300亿元,而后小幅调增至7000亿元。4月上旬,铁路总公司再度将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调至8000亿元,铁路投资项目则从年初的44个增至64个。
历史上铁路投资额曾于2010年攀升至8427亿元的峰值,今年8000亿元的投资额系第二历史高位。李亚明预计,下半年铁路投资总额再次上调至1万亿元的可能性很大。
根据李亚明的测算,铁路投资总额2008年及2009年分别同比增长62%、69%,保守估计今年铁路投资总额将同比增长53%至10027亿元。
事实上,由于上半年铁路投资总额提升至8000亿元,导致新项目激增,总招标金额已达1.35万亿元,仅上海局招标金额即达2394亿元。有分析人士预计,由于民营资本的不断参与,即便铁路总公司不再继续上调投资计划,铁路投资总额年内也有望逼近或超过1万亿元。
在铁路投资额攀升的同时,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也稳步攀升。数据表明,今年年初存量、新开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已达到3000亿元,同期铁路投资预期投资规模约为7000亿元,二者总规模超过万亿元。
铁路投资与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同时推进也令基础建设投资在上半年迎来高潮。上半年,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公司在铁路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均取得了不小的订单。如中国中铁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6月份曾中标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第二线(上海局管段)站后工程项目,另一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则中标长沙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项目。
安信国际表示,随着铁路投资高峰期的到来,今明两年年新增动车组等设备需求将达到历史高位。
铁路外交战略推动铁路股进入春天 两角度把握机会
今年以来,相较水利、公路等领域投资增速回落,政策上的利好和资金上的落实让今年上半年铁路建设可谓是“一骑绝尘”。基建投资力度加大的同时也激发了二级市场上铁路基建板块的活跃,以中铁二局、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为代表的铁路股股价近期出现持续上涨。
分享政策红利
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以来铁路总公司已经第三次上调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投资总额从年初的6300亿元左右连续3次上调后达到8000亿元,较年初原定目标增长了27%。其中,开工项目增至64项,投产新线确保达7000公里以上,设备投资额由1200亿元增至1430亿元以上。这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也佐证了上半年铁路投资的加速: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4.2%,增速提高5.9个百分点。
其实,相较规划制定的轻松,钱的问题一直是困扰铁路基建的瓶颈,多年来,很多基建项目开工后常因后续投资不到位而导致项目延期。不过,随着去年3月铁路总公司正式成立和随后政府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如国务院下发《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等,我国铁路建设资金缺口问题终于得到了一定改善,而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对未来铁路建设的稳定起到进一步保障作用。据了解,该基金总规模将有可能达到每年2000亿至3000亿元,再加之杠杆的作用,该基金将有望为行业带来6000亿至7000亿元的投资。
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要求在落实定向调控措施上持续发力,加快前期工作,落实配套资金等相关条件,推进铁路、重大水利工程等建设。
多部委力保铁路建设推进
对于如何看待下半年铁路基建板块,大多数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原因是除政策上、资金上的跟进外,更主要是认为今年8000亿元铁路投资将会在下半年集中投放。与此同时,他们也认为考虑到目前国内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只能通过不断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如通过铁路建设投资等去稳定经济增长。
分析师认为,一方面,铁路建设是国家稳增长和保就业的直接而有效途径。由于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涉及钢铁、水泥等大量建材,同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铁路建设推动外部产业和人口等资源导入沿线城市,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我国铁路基建投资有较大空间,主要需求来自中东部快速铁路网完善、西部铁路建设和大中城市群内部城际铁路网规划建设。
从目前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支持铁路建设的政策看有利于铁路建设发展。6月24日,浙江铁路建设出炉,计划未来4年(2014年至2017年)浙江将开工16个铁路项目,投资1350亿元,预计至2020年浙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4000公里。而6月初,甘肃省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今年计划投资的64个铁路项目将在8月底前批复完毕,各地下半年会在基建方面投入更多,新一波铁路开工潮正要袭来。
“新一届政府领导对铁路投资支持的表态很坚决。而且中央投资仍是短期铁路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历史上铁道部投资占铁路基建投资80%左右。而且近期项目开工进度加速释放积极信号。铁路建设首先利好铁路基建子行业发展。其次,随着铁路通车高峰期到来,新通车铁路导致交通设备需求密集增加,特别对于高铁项目,在新项目通车后网络效应增强,有利于客座率上升,预计动车组需求将爆发”。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如是分析道。
走出国门开拓新市场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拉美访问之行,再次将中国铁路项目推向国际市场。中国、巴西、秘鲁发表联合声明将扩大南美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巴西同秘鲁铁路线贯通。而在此前,李克强总理访问欧洲、东南亚等国家,也多次力推中国铁路,5次出访中有4次都明确提到了高铁,频率最高时两次间隔时间不过一个月。
随着国家领导人出访时频频推广,以及与海外暂签合同看,中国铁路设备商进入拉美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国南车方面表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城际动车组首批车辆在阿根廷萨缅托线投入运营。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3年间,中国北车累计获得了巴西42亿元订单、阿根廷57亿元订单;中国南车累计获得了阿根廷60亿元订单。“目前铁路设备行业景气度向上,海外市场的突破是潜在催化剂。”有券商人士指出,随着高铁客运量高速增长,高需求将催生快速铁路网加密时代来临,将有效引发动车组新增需求,利好设备制造商。如中国北车的大功率机车获得白俄罗斯的认证,铁路罐车则通过了欧盟的相关认证。
两角度把握铁路股机会
铁路行业主要分为铁路基建、铁路交通设备制造及铁路运营三个子行业。铁路运营子行业在目前客运受制于铁路公益性定位,而货运提价后在中国经济尚未完全企稳的背景下,面临货运量下行的压力,运营板块面对一定的经营压力。分析师认为,短期内最直接受益的是铁路基建子行业,它将受益于政府的铁路建设刺激政策。
对于铁路基建板块,市场资深人士安阳认为,“铁路基建股符合低价、主板、国企等题材,目前开工项目剧增,尤其可关注动车组招标受益股”。有消息称,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于近日启动今年首次动车组招标,数量大约在300列左右,总规模约600亿元。从招标内容看,无疑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将成为本次招标最大受益者。而据中国南车公司相关人士透露,近期南车的定单非常多,这源于国内高铁建成里程不断增加、动车组开行班次增加、高铁外交带来的国外订单等诸多因素。
而对于中国北车,瑞银证券分析师则预计,随着新一轮动车组招标启动,强劲的客流量增长对于动车组的需求形成有力支撑。受到新车交付反弹和维修业务增长的推动,预计中国北车今年的动车组收入将同比增长40%,毛利率将从2013年的17.2%进一步提高到17.8%,收入增长和毛利率的提高将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0%。
当然,具体落实到铁路基建板块的投资机会上,投资者可从两方面去把握:一方面围绕铁路基建以及相关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包括轨交建设、轨交运营、车辆建造等相关上市公司的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重点关注包括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时代新材(600458,股吧)、北方创业(600967,股吧)、晋西车轴、永贵电器等。另一方面,围绕铁路建设的提速,铁路领域的信息化业务的服务商有望从中受益,相关重点个股包括世纪瑞尔(300150,股吧)、鼎汉技术(300011,股吧)、辉煌科技、佳讯飞鸿(300213,股吧)等。
记者注意到,在市场预期高铁投资加速的情况下,产业链上有相关公司上半年业绩已经有明显的改善。如永贵电器就预告,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净利润增长105%~135%,达到4644万元~5323万元。主要系动车组连接器、城轨车辆连接器、铁路机车连接器、电动汽车连接器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下半年有望在动车组零部件招标中取得订单进一步突破。今年涨势较好的北方创业,预计2014年半年度净利同比将增长30%~40%。上年同期为1.62亿元。公司主营为研制、开发、生产、销售铁路车辆、压力容器、车辆配件及进出口等。
中国铁路:将迎实质性改革 打开发展空间
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拟尝试采取以租赁标的物为铁路货车的售后回租方式,公开招标选择租赁公司,来筹集部分装备购置资金。目前,公开招标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将于近期发布招标公告。不仅如此,7月,国务院授权中国铁路总公司为政府出资人代表,作为铁路发展基金发起人,通过设立优先股吸引社会投资人,存续期15到20年。该基金规模达2000到3000亿元,将于年内亮相。我们认为,政策使得中国铁路融资瓶颈突破、凸显投资思路切换、放权思路体现,预计铁路货车制造业和货车租赁公司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融资瓶颈突破,低估值优势凸显。前期国务院允许该基金最高有30%可投资于地产开发,我们估计该部分毛利率可达30%+,这一比例应可满足该基金获得较好回报,能够达到社保、保险公司等大机构对优先股的投资回报需求。我们预计铁路发展基金的募资应较为顺利,有望成功解决铁总建设资金缺口,有力支持其后几年铁路投资。此外,新融资方式将有利于车站密集、站间里程较短的城际铁路的立项开工。我国城际铁路总体规划1.96万公里,高于我国高铁原有总规划1.8万公里,打开了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的估值限制。近两年来,高铁客流同比增速都在30%左右,预期净利同比增长30%+,而南北车仅是对应于14年约12x的估值。在铁路投资资金瓶颈预期得到彻底解决的环境下,该板块估值明显偏低,因此我们再次强调铁路板块投资机会。
改革大幕拉开,投资思路切换。中国铁路总公司成为中国优先股实质推进第一单。本事件意味着二级市场对铁路板块的投资已从第一步的基建,经过了过渡期的流量增长+车辆加密,即将步入第三阶段:体制改革带动阶段。铁路板块投资空间将获得明确提升。
售后回租顺利推进将实质性改善车辆购置资金。中国铁路总公司合计约67-68万辆货车,大约其中22万辆左右是70吨级货车,剩余45万辆左右为60吨级货车,假设融资租赁按20万元/辆(70吨级新车33万元/辆左右,按6折折价)成交、60吨级旧车按10万元/辆(60吨级新车25万元/辆左右,按4折折价)成交,那么在全部售后回租的前提下合计可获取资金450+440=890亿元。这一资金规模对于近来每年超千亿元的车辆购置费来说是极大的投资金额增量。
货车售后回租或反映铁总放权思路,改革若落实将赋予行业新生命。铁路总公司选择货车而非动车组或客车或机车为租赁标的物进行售后回租,说明了铁总对铁路线上运营中货车未来归属的态度:逐步放弃所有权,由各企业自备或租赁使用。如果铁总的确全面退出对货车的拥有权,放开企业自备车,并较大力度放松货主企业参与铁路货运,则意味当年美国铁路和俄罗斯铁路总公司进行的改革举措有可能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略加调整后再次上演。参照《世界铁路货车市场综述》中全球货车保有量结构的数据,2010年北美160万辆货车中租赁商拥有44%,私营铁路运营商拥有36%,国铁仅拥有6.8%,与目前我国国铁占有货车总量的84%,企业自备车拥有16%,无租赁商地位的情况大相径庭。俄罗斯铁路改革后,私营拥有货车比例也大幅上升:根据《铁路合作组织通讯》的数据,私营铁路货车拥有量从零在7-8年时间迅速增长到30多万辆,达到总量约30%。
如果上述预期落实,中国铁路货运将获得长足进步,成功弥补铁总运力过剩,揽货能力不足的问题。铁路货车制造业和货车租赁公司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