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历长达十年之久、年均10%以上的野蛮生长,钢铁工业迎来微利时代的考验。从曾经的高增长、高盈利到如今的低价格、低利润,钢铁企业面临生死大考。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经...
经历长达十年之久、年均10%以上的野蛮生长,钢铁工业迎来微利时代的考验。从曾经的高增长、高盈利到如今的低价格、低利润,钢铁企业面临生死大考。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经过一场以改革、创新、合作为主题的头脑风暴,钢铁工业以改革求生存的转型路径逐渐明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会上表示,钢铁行业必须适应新形势,加快战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接下来,工信部将重点从化解产能过剩、推进技术进步与结构优化、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和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建立钢铁工业产能预警机制,探索钢铁工业与装备制造及服务联合出口的可能性,支持有实力的钢铁企业联合下游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
积重难返
苏波表示,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钢铁第一生产与消费大国。
与工业整体情况相似,钢铁工业虽然已经迈入大国行列,但在快速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近年来,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和综合生产成本快速上升,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很大困难。今年一季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超过23亿元,累计亏损面超过45%。
为钢铁行业的病因把脉,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认为,钢铁企业盈利持续下滑,表面上看是国民经济增速和钢铁需求增长放缓的外部因素带来的,但实际上市场问题仅仅是表象,导致钢铁企业积重难返、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企业自身。
“过去持续高盈利、高增长的市场形势屏蔽了历史积淀的深层次问题,长期高负债支撑的发展模式、高成本支撑的生产方式、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模式以及与用户和产品结构升级脱节的营销模式,使我们在整个产业链上积淀了过高的附加成本和隐性费用,制约了竞争力的提升。”于勇表示,换言之,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钢铁工业在技术、装备等“生产力”层面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了,但是管理理念、经营模式、体制机制等“生产关系”领域却相对滞后。
然而,随着这些深层次矛盾的积累和爆发,近两年来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降,行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去年中钢协会员企业钢材销售结算价格每吨下降1026元,在钢价持续下降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的双重挤压下,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改革求生
种种迹象表明,从三十年前的相对短缺到目前的严重过剩,钢铁工业若要真正摆脱时下的困境,必须眼睛向内,挑战自我,以国际化的视野和市场化的思维,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激发内生动力,加快转型升级。
于勇认为,目前钢铁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窗口期已经打开,进入了以改革求生存的战略转型期。而全面深化改革,应最大限度地削减高额附加成本和非生产性费用,提高成本控制力,同时提高产品创效能力,培养渠道差异化优势。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徐乐江看来,中国钢铁企业还必须深化自身改革,确立市场主体地位,这是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竞争力的不竭动力。“目前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钢铁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都存在大量问题,其中国有及控股经济体量大、消化难是行业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统计,中国29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三成,其中国有及控股企业的总资产占上市公司总资产的58%。
不过,可喜的是,在市场倒逼机制下,中国钢铁业在推进改革方面正在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例如,为发展混合所有制,大多数钢铁企业正向社会化、公众性公司方向发展;为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决策和风险防范机制,很多企业加快了“三项制度”改革的步伐。
江苏沙钢集团总裁龚盛则认为,钢铁企业的改革创新必须围绕做优做强主业,实现生产规模集约化、经营门类多元化、品种结构高新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还要解放思想,突破模式,拓展领域,形成新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保驾护航
苏波表示,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化解产能过剩。产能严重过剩是当前钢铁行业最为突出的问题,将综合采取多方面措施,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建立钢铁工业产能预警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当务之急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严格把关钢铁新建项目的核准,指导地方做好在建项目的清理,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今年将淘汰落后钢铁能力2700万吨,确保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任务;从2013年到2017年年底,压缩钢铁产能8000万吨以上,使钢铁产能利用率达到合适水平。
二是持续推进技术进步与结构优化,这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指导钢铁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共性技术开发,支持企业开展对标挖潜工作,在钢铁工业重点推广应用智能炼钢技术等两化融合新技术。同时,支持优势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引导钢铁产能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三是全面推动产品升级换代。近年来,工信部会同住建部大力推进高强钢筋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社会成效,接下来将继续加强与住建部的合作,全面推广应用400兆帕及以上高强钢筋,淘汰335兆帕热轧带筋钢筋,同时加快建立高性能电工钢生产应用示范集群。
四是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不能脱离全球化的大背景,将研究解决钢铁行业外资准入限制的问题,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支持国内钢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管理理念和智力资源,合理引导外资流向中西部地区,建立健全贸易投资平台,支持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基地和市场营销网络,鼓励和引导国内有条件的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境外铁矿资源开发,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探索钢铁工业与装备制造及服务联合出口的可行性,支持有实力的钢铁企业联合下游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