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年创利税4100万元,接纳从业人员1.2万人的磨料磨具产业,因为对节能环保生产产生极大的威胁,被山东省莒南县重拳推倒,整个行业几乎重新洗牌。一年后,通过整体技术提升,该行业重新焕发...
年创利税4100万元,接纳从业人员1.2万人的磨料磨具产业,因为对节能环保生产产生极大的威胁,被山东省莒南县重拳推倒,整个行业几乎重新洗牌。一年后,通过整体技术提升,该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还建成了“亚洲第一窑”,重新占领了在县域经济中的一席之地。这些与当地质监部门深入开展磨料磨具区域性整治,力促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齐步走是分不开的。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磨料磨具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莒南县的一个主导型支柱产业。截至2006年底,全镇磨料磨具生产企业达236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产品210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12万吨,远销国内及国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国内4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磨料磨具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磨具第一镇”的美誉。磨料磨具产业已成为该县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和产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行业发展与产业政策不协调,产品质量与市场份额不适应,短期行为和长期利益相冲突”,却成为磨料磨具产业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污染严重、证照不全、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
为了促进磨料磨具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当地县委、县政府邀请临沂市质监局和莒南县质监局为磨料磨具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并进行综合整治。县里还专门邀请了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专家编制了产业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当地质监部门以治污降耗为切入点,重点实施以改倒焰窑为隧道窑、改直接燃煤为燃气、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两改一提高”技改工程,全面推广清洁生产。
在工作中,该局根据企业规模、质量、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实施分类整治,狠抓“三个一批”:
忍痛割爱,关闭淘汰一批。对那些质次量小、能耗高、环境污染重又无力投资改造、无法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小企业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下狠心关停并转一批。到去年底,全县所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磨料磨具生产工艺全部被淘汰,共拆除各类窑炉360多座;
锦上添花,扶持壮大一批。质监部门协同当地政府督促有条件的规模企业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组织大型节能、环保燃气隧道窑的建设。在整治和建设过程中,市、县质监部门工作人员靠前服务,发挥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夯实基础性工作,提供技术和法规指导。对该县规模较大、质量稳定的新亚新、升华、金鹏、玉和、信发等龙头骨干企业,促其依靠科技进步,打造优势品牌,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全县先后有琦峰、玉和等50多家企业实施了大型窑炉技改工程。其中,山东新亚新磨具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成了亚洲磨料磨具行业最大的一条隧道窑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翻了3番;
突破“中间”,巩固发展一批。质监部门对规模不大、生产经营较正规的中型企业,鼓励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努力做大做强。
同时,通过科技创新之举,走出多赢之路。“通过新建的这种节能、环保燃气隧道窑,一吨能省400元的煤钱,一年下来就能省300万。”山东新亚新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经理王进勇不无感慨的说。当地质监部门围绕推动节能减排,大力开展能源计量工作,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也为行业带来了“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