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绝对算是钢铁行业的顽疾,而在需求低迷之时,这一老问题就变得格外突出。为了控制产能以及应对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自10月1日起,《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正式实施。分析师指出,这一新规相当于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但同时,对于混乱异常的行业来说,这一政策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实在让人心里没底。
生产标准提升
据悉,规范条件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定期受理钢铁企业符合规范条件的申请,相关企业通过逐级审查后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申请企业进行核查后,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进行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告。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将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性依据;对未列入公告名单的企业不给予政策支持。
在能源消耗方面,新版《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提出,"吨钢新水消耗不超过4.1立方米".相较2010年版《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规定中的"吨钢新水消耗不超过5吨",标准提高了近20%.
在环境保护方面,2010年版《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规定"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1.8千克",在新规中,"吨钢二氧化硫排放数量不得超过1.63千克".总体来看,新版《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在环境保护方面,对水、大气、噪音、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等细分领域,都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剑指产能过剩
众所周知,产能过剩一直是钢铁行业的一大心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曾公开指出,国内钢铁产量存在瞒报、谎报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由来已久,甚至早已是行业的"公开秘密".也正是由于自欺欺人,钢铁行业年年嚷嚷减产,年年淘汰落后产能,却又年年产量居高不下。当产能过剩遇上需求不振,国内钢铁行业就被逼上随时可能崩盘的境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仅为23.85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42.48亿元,亏损面达到33.75%.
一位业内分析师称,新版《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出台,一方面是因为钢铁行业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之前各种政策没有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市场来调节,需要提高环保要求,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控制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另一方面,就世界范围而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修订行业规范来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是大势所趋。
靠政策更要靠市场
但也有分析指出,与此前版本相比,新规取消了项目核准或备案等送审要求,此前不论是否通过项目审批,现在均可向工信部提出申报,这也意味着一批符合新规的"黑户产能"将有望洗白。目前,国内的钢铁产能已经超过9亿吨,能够有完善批文的产能估计也就半数左右。在未批先建的钢铁"黑户"中,大部分来自中小钢铁企业,如果工信部为这些黑户产能网开一面之后,未来钢铁产能恐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张。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新规实施过程中确实可能存在种种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规范行业,不单单要政策指导,更重要的还是动用市场的力量,最终对达不到标准的小钢企进行兼并或完全淘汰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