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材料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众多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以及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新材料产业在...
新材料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众多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以及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新材料产业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已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特征,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布局。
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中国新材料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三大趋势:
一、将呈“强者愈强、梯度演进”的空间演变趋势
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作为目前国内三大综合性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企业分布密集,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并拥有资金、市场等优势,新材料产业的高端要素必将进一步向这些区域聚集,呈现“强者愈强”的态势;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拥有区位优势,加上雄厚的原材料工业基础,产业规模将不断壮大;西部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依托资源优势,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将不断涌现;整体上,东、中、西三大区域将表现出“梯度演进”的特征。
1、东部沿海地区:创新实力强,将成为产业高端要素的汇集地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发达和最具活力的地区,在人力资源、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产业配套能力和政策支持等各方面具备了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是中国新材料产业研发、高端制造的先导区。其中,环渤海地区拥有多家大型企业总部和重点科研院校,是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达,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也是新材料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在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总部和研发中心向长三角地区聚集的同时,也为国内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提供了发展空间。
2、中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将成为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面临通过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在承接新材料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产业与要素优势。未来,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对接、加快承接东部地区新材料产业梯度转移将成为中部地区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方向。
3、西部地区:矿产、能源丰富,将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
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新材料技术装备和生产水平相对落后,整体竞争力不强。但在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推动下,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与能源基础,新材料产业将呈特色化发展,形成多个特色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西部主要省、市、自治区内推动建设一批以稀土新材料、稀有金属材料、特种橡胶、高性能氟硅材料等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将极大地促进西部地区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区域分工格局将更加明晰
新材料可以分为创新型新材料和改进型新材料两大类。创新型新材料是“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需要强大的科研实力及发达的经济作支撑;改进型新材料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需要以传统基础材料为依托,进行改进与提升。
1、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将成为创新型新材料的主要发源地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研基础好,将成为创新型新材料的主要发源地,引领全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北京、上海、深圳将成为创新引领者:北京创新智力资源居全国之首,新材料产业科技研发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全国新材料产业的创新中心。拥有清华、北大、中科院等60多家新材料研究开发科研机构,承担了全国近半的新材料基础研究和科研开发工作;上海是全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科研体系完善,产业基础雄厚,国际化程度高,是国内吸引外资研发中心最多的城市之一;深圳创新基础良好,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以支撑配套为主,下游带动明显,是世界电子信息材料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2、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改进型新材料的主产区
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传统材料众多,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以传统材料的改进升级为主,重庆、洛阳、武汉、包头、宝鸡、成都等地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中心。重庆在以铝、镁合金为代表的新型轻合金材料领域基础雄厚,具有明显发展优势,化工新材料潜力巨大;洛阳在多晶硅、钛合金、镁合金以及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发展较快;武汉是国内重要的光电子信息材料、金属材料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包头是世界轻稀土的主要生产、供应和出口基地,稀土新材料全国领先;宝鸡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钛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研发、生产基地;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新材料研发、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城市,在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已形成聚集优势。
三、基地带动区域集群发展,辐射效应不断增强
在我国,新材料产业是伴随着新材料园区/基地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由于新材料产业及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产品未来利用空间广阔及利税产出较为丰厚的特点,对区域工业经济拉动明显,备受各级政府关注。截至2011年底,国家工信部和科技部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批准成立了122个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包括32个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9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的认定工作有效促进了新材料领域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的聚集。各产业基地依托自身优势,或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或以科研技术为支撑,产业集群特色鲜明。未来以基地为主的区域集群化趋势将进一步凸显。
随着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国各主要区域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对周边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也逐渐显现。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逐步建立辐射周边的新材料技术创新扩散基地,并以周边的汽车专用材料和化工材料为核心建立有利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体系;广东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建立多个特色材料产业基地,并逐步向粤西北地区扩散发展;环渤海地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在河北逐步建立起基于京津技术优势扩散形成的新型钢铁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