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乎意料,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对我国光伏产品最高4.73%的反补贴税率,远低于申诉方提出的100%。但形势也并未明朗起来,最终的征税结果要到年底才能确定。而更为忧心的是,我光伏产品的最...
出乎意料,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对我国光伏产品最高4.73%的反补贴税率,远低于申诉方提出的100%。
但形势也并未明朗起来,最终的征税结果要到年底才能确定。而更为忧心的是,我光伏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德国也可能发起“双反”调查。
接二连三的“双反”调查,龙头企业的大面积亏损,产品价格的急剧跳水,主要市场的补贴大幅削减———难捱压力的一大批中小企业,已纷纷选择了停产;而几大领军企业也都或明或暗裁员减压。
我国光伏产业,似乎陷入了最糟糕的境地。
美初裁发布反补贴税最高4.73%
三度延期后,美国商务部终于在3月20日宣布了针对中国光伏反补贴的初裁结果。
其中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和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的税率分别为2.9%和4.73%,其他中国公司的税率为3.61%。
该税率远低于美国7家太阳能公司提出的征收100%及业界普遍预期的40%的关税水平。受此影响,在美国上市的无锡尚德、天合光能等股价当天集体上涨。
对于美国的反补贴初裁,英利绿色能源迅速做出了回应。其美国子公司董事总经理RobertPetrina表示,公司没有倾销产品,也没有获得任何不公平的补贴,但“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我们都将继续致力于美国光伏市场的开发”。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也立即发表声明称,“该裁决没有正视中国光伏产业及光伏产品的生产及出口销售的事实情况,是不公正的,”美商务部的反补贴调查是“政治目的超越法律授权”。
机电商会表示,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加大,根本原因在于其市场竞争优势。“征收反补贴税的裁决结果不但损害全球福祉,对美国亦是弊远大于利”,同时还希望在后续调查中美能纠正对中国光伏企业的不公平、不公正做法,而中国光伏企业也将利用法律武器坚决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另外一只靴子还尚未落地。5月16日美商务部将作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初裁,而最终的关税还要等今年年底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完成调查才能确定。
由于历史上美国“双反”调查的反倾销税率要远高于反补贴税率。业内分析认为,届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叠加,税率将达到20%~30%。
“这有可能,因为美国此举就是要保护其本土的光伏制造业。”对此,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主任喜文华告诉本报记者,此次美国双反,对我光伏产品出口影响不小,但还不至于关闭其大门。
事实上,除了美国“双反”结果的不确定性,目前更值得担忧的,是欧盟跟风对中国提起“双反”调查。这并非杞人忧天。德国光伏界已经放话,预计将于3月底在欧盟提出申诉,状告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廉价倾销。
而这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个噩耗。
因为欧盟是我光伏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机电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美国市场的不到15%,我国约56%的光伏产品出口都集中在欧盟市场。一旦欧盟“双反”,中国的光伏制造商将遭受巨大打击。
组件价格跳水光伏企业愁云惨淡
而陆续发布的年报,更加重了笼罩在光伏产业上方的雾霾。
领军企业无锡尚德首当其冲。2011年该公司亏损超过10.067亿美元,而前年其净利润为2.369亿美元。
尽管其出货量有33.3%的增长,但无奈的是,产品均价下降,且降幅超过了销售成本的降幅。无锡尚德的毛利率从18.7%降到了12.3%,毛利润也从2010年的5.431亿美元降至2011年的3.866亿美元。
英利绿色能源也是惨不忍睹。虽然光伏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了51.1%,但净亏损却达到5.098亿美元(32.09亿元)——2010年其净利润为13.87亿元。
尽管出货量达到创纪录的950.5兆瓦,比2010年增加了97.9%,但晶科能源净利润依旧较上年同期下降了69%。到了第四季度,其毛利率已从第三季度的3.7%、前年同期的28.5%下跌至-4.4%。
天合光能出货量达到约1.51吉瓦,同比上升43.1%,也陷入亏损泥潭。第四季度其营收和毛利环比分别下降了9.6%和40.4%,净亏损则由上季度3150万美元放大至6580万美元。
阿特斯去年净营收为19亿美元,而2010财年为15亿美元,由于产品均价大幅下降,其毛利率也由2010年的15.3%降为9.6%。
保利协鑫去年净利润为42.75亿港元,同比增长6.2%,但也远远低于2010年同期274%的增长。
昱辉阳光情况略好。其2011年出货量1294.8兆瓦,同比增长9.5%,实现净利润30万美元。但其毛利率仅为9.7%,也远低于2010年的28.9%。
中电光伏第四季度总营收1.108亿美元,环比下滑24.0%,同比下滑34.7%。组件均价为0.94美元/瓦,环比下滑25.4%。
创下净利润下滑之最的还有拓日新能。其净利润同比下降160%,全年净利润预亏8000万元至9000万元。
而业绩之所以如此槽糕,首要原因便是光伏产品销售价格的大幅下跌———对这一点,各家都有切肤之痛。
事实上,2011年光伏组件的价格几乎腰斩。行业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0年11月,太阳能电池组件均价为1.9美元/瓦,而目前,该价格已降至约0.86美元/瓦。
“由于市场低迷,光伏产品的价格被挤压得很厉害。”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分会主任赵玉文总结道。
组件售价的大幅下跌也与欧债危机的蔓延对光伏市场的冲击以及美国光伏“双反”调查等有关等。但更多的,则是光伏产能的严重过剩。
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27.79吉瓦,同比增长62.97%。但当年光伏组件的产能却高达50吉瓦,而其中,中国光伏企业的产量就达到了21吉瓦———这就使得“去库存化”的巨大压力如影随形。如阿特斯去年年末的库存余额就达2.966亿美元。
悲观持续出口市场形势严峻
而这种悲观还在持续。
由于疲软的市场需求及供给过剩的产业现状目前无法得到改观,2012年全球太阳能市场的局面依然严峻。
在展望2012年时,尚德电力董事长兼CEO施正荣也不轻松,“预计产能过剩和欧美等市场的政策调整会继续造成整个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工作的重点将会放在降低成本、拓宽销售渠道、为市场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对于今年第一季度,尚德预计其出货量同比将下降30%左右,毛利率仅为3%~4%。而全年出货量约为2.1吉瓦~2.5吉瓦。
阿特斯的判断则是,第一季度组件发货量约为340兆瓦~350兆瓦,毛利率为5%~8%;而在中电光伏看来,其第一季度的毛利率仅约为1%,全年的出货量约为500兆瓦~550兆瓦。
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Rein鄄holdButtgereit表示,2012年欧洲光伏需求量预计将下降三成至11.8吉瓦。而2011年欧盟市场约占我光伏产品出口市场的56%。
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最近6年来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迅猛——自2006年的2亿多美元,飙升至2010年、2011年已经达到305亿美元、358亿美元。但2011年,增幅已从之前的年均100%下滑至17%左右。
“我们判断,2012年、2013年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艰难,无论如何,2008年光伏产品出口同比还增长了50%多。”机电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孙广彬告诉记者说。
“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似乎走到了悬崖边缘。”孙广彬表示,在他看来,2012年将是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最为复杂、最为艰难的一年,而这极有可能会延续到2013年上半年。
除了最大市场欧盟或将发起“双反”调查,主要市场大幅度削减或取消了光伏补贴,也给本就低迷的市场增添了不少悲观气氛。占据欧洲光伏市场50%以上的德国和意大利,都已宣布下调对光伏电池的补贴。
如德国10兆瓦以上的光伏系统补贴将在7月1日后彻底取消,而且装机规模也将从去年的7.4吉瓦降至2.5吉瓦到3吉瓦;而意大利今年将分两次进行8%~12%的下调,并在2013~2016年,按每个季度进行4%的下调;西班牙也将于今年起取消对新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补贴。
除此外,还有捷克、法国、比利时、英国等,也有程度不等的下调计划。
对此,在悲观如皮切·利奥-巴恩的业内人士看来,“这就是一个灾难”。她是德国艾库乐森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她认为,德国对光伏补贴的出于意料的大幅削减,使得光伏领域的投资“无法得到保障”,“不少在建项目由于资不抵债将无法支付交货款,也可能会破产。”
而受到冲击的也不仅仅是投资者和工程总承包商。对制造商而言,投资者的悲观情绪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但赵玉文并不认为欧盟补贴政策变化将带来光伏安装量的萎缩。在他看来,光伏电站成本的下降幅度要比补贴、电价下调的幅度快。“补贴每年都在调,但出口也每年都在增加,相比欧洲的制造商,中国的光伏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回报率迅速回落的投资商们,势必要倒逼设备供应商们降价。对此,赵玉文也承认,“今年各个公司的利润都不会太好。”
日子难捱大批中小企业将被淘汰
去年底,浙江协成硅业破产清算。该企业成为国内首家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企业。
“事实上,真正申请破产的企业不多,更多的是停产或半停产。”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本报记者说。
以四川省为例。有消息称,该省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目前仅有两家能生产——截至目前,全国43家多晶硅企业中,停产30余家,其比例高达80%。
“四川一家多晶硅企业,每公斤多晶硅的成本为80多美元,而现在市场上多晶硅的售价才20~30美元/公斤,它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市场售价。怎么办?扛不住了只能停产。”孟宪淦说。
光伏产业的技术发展得很快,一种技术或设备可能过几年就会落后。前几年受高利润的刺激,光伏领域涌入了大量的中小企业,“但他们既没有核心竞争力,技术设备又落后,又没有规模优势,谁会要?”
而在残酷的市场面前,技术先进、资本雄厚的企业,往往在成本上更具优势。
在日前的“黄河水电50兆瓦硅片换组件”项目招标中,英利绿色能源以2.99元/瓦的报价,击败了其他14家对手;而就在此前不久的宁夏中卫3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项目中,同样也是英利,以5.18元/瓦的全场最低价夺标———在业内看来,英利在不到20天内,两次以低于成本价夺标,无疑就是“血洗市场”。
但这也被不少人看做是光伏组件走向微利甚至无利的信号。
“这种情况下,大量的中小企业只能被淘汰。”孟宪淦告诉记者,“他们一无技术二无市场,收购这样的小企业无异于自背包袱,甚至于‘白给都不要’!”
而大中型企业也在纷纷自救。在某种意义上说,能守得云开雾散,就是胜利,因此有企业选择了收缩;但也有企业选择了扩产或延伸产业链,甚至还有企业勇敢地挺进光伏领域。尽管增速放缓,但谁也不能说光伏是一个糟糕的产业。
为加快进入加拿大市场,晶科能源选择了与加拿大组件生产厂家合作建立子公司。同样看好这里的还有阿特斯。其首席执行官瞿晓铧明确表示,将致力于发展加拿大市场。
尽管有着种种变数,但欧洲市场目前仍是太阳能应用的主要市场。在这一点上,几大家的观点都颇为一致。
但同时,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开拓也成了弥补欧盟市场萎缩的对策。事实上,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已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非洲、东盟及澳洲等国家地区。而为了布局东南亚市场,早在2011年,英利便在新加坡设立了东南亚区域总部,并成立了子公司。
也有企业选择了在产业链上做文章,上下游通吃,增强抗风险能力,其代表是保利协鑫。该企业正由光伏产业上游的多晶硅生产商,逐步转型至光伏设备生产商,同时还开始投资光伏发电业务,以确保其多晶硅的市场需求。
但产业链的打造也绝非易事,“它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企业切勿跟风,”孟宪淦提醒说。
此外,通过建电站带动产品出口的也不在少数。据悉,除了在国内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正泰太阳能还在美国、西班牙、泰国、韩国等国家建设电站;向日葵也在介入海外电站项目,向下游拓展。
日前还有消息称,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正在筹建一个覆盖光伏全产业链的航母级企业。尽管此事尚未得到该集团的回应,但在业内看来,化工集团的逆势加入,必将对现有的光伏制造商带来较大冲击。
“化工企业进入光伏领域,尤其是多晶硅产业,更有优势,”赵玉文告诉记者说,因为多晶硅本属化学产业,而国外的多晶硅企业也多有化工背景。其加入,或将提升产业水平,加速市场竞争。
孟宪淦说,一直以来,光伏制造的主力是民企,而工程、市场基本上是国企,随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出台,这种截然分开的局面势必要交叉。“化工集团的加入,将彻底改变民营企业独占光伏制造业的局面。”
他提醒说,“现在我国光伏企业的产能已经超过了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依靠产能发展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目前市场缺的是技术创新能力,如果一家企业能引领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我们欢迎它的加入。”
相关报道美对华光伏反补贴初裁不公正
3月21日,针对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做出的反补贴初裁决定,中国光伏企业通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声明,称该裁决“是不公正的”,希望美国政府在后续调查中能纠正其不公平、不公正的做法,裁定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不存在倾销及补贴,以及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
当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公告,决定对中国企业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采取临时反补贴措施,对中国企业征收2.9%-4.73%的反补贴税。
机电商会表示,虽然美国商务部在裁决中接受了部分中国企业提交的抗辩材料,但该裁决没有正视中国光伏产业及光伏产品的生产及出口销售的事实情况。
“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其政治目的超越法律授权,违反了法律基本原则。”对于这种不符合国际规则的做法,中国光伏企业表示遗憾,希望美国政府、美国商务部能秉持审慎态度,遵守国际规则。
机电商会称,如果美国政府最终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贸易限制措施,那么对全球光伏市场的发展都不利,对美国尤其不利。
首先,美国光伏能源的成本将大幅增长,其市场将会萎缩,而美政府通过光伏市场扩大就业的目标将会落空;其次,由于缺乏竞争产品,美国光伏能源开发商的利益将大大受损,其结果只会是满足申请人SolarWorld一家暂时之利,但却损害了整个产业的长远利益。
机电商会判断,“上述裁决(如经终裁确认)将使美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化发展至少延后五年,并且势必会对美国的光伏产业上下游的工作、光伏系统需求和光伏项目方面造成不利的影响,对美国而言是弊大于利的。”
机电商会还表示,中国政府对于光伏产业扶持的力度和广度要小得多,而且即使存在政府扶持,相关扶持措施也是符合世贸组织规定的,并不构成禁止性补贴或专向性补贴。
该声明还指出,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扶持措施远远小于欧美国家,并且相关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近年来,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不断扩大,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光伏产业链在中国的集聚发展、中国光伏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优势及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策略,而不是由于政府的补贴。
声明还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将更加紧密合作应对双反调查。同时,对于海外竞争对手通过歪曲事实、滥用法律手段试图打击中国光伏产业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中国光伏企业保留通过多边和双边争端解决机制寻求保护其自身权益的权利,并呼吁中国政府积极寻求公平对话机会的权利。中国光伏企业将密切关注美国政府和美国相关竞争对手的态度和动向,积极采取行动,捍卫自己权益。(李瞧)
英利:不放弃美国市场
对于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税的初步裁定,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3月21日迅速予以回应,表示没有倾销,也没有获得任何不公平的补贴,更不会放弃美国市场。
其美国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RobertPetrina表示,在积极应诉的过程中,其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他们的雇员都给与了其强大的支持。正如在提交给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证词中所陈述的,英利没有倾销产品,而且也没有获得任何不公平的补贴。
“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我们都将继续致力于美国光伏市场的开发。”RobertPetrina强调。
3月20日公布反补贴税率的初裁后,美国商务部计划于5月16日公布反倾销税率的初步裁定。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委员会也在进行相关调查,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因此,在此之前,针对反补贴和反倾销所执行的税率均为临时性税率。
对该结果,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表示:“无论如何,征收关税对中国和美国的光伏产业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将继续重视美国市场在光伏行业的重要地位,继续秉持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理念,为美国客户提供支持。”
作为一家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英利绿色能源的生产线覆盖了整条光伏产业链,包括多晶硅生产、硅锭铸造、硅片切割、光伏电池生产,以及光伏组件封装。预计至今年年底,其总产能将达到2450兆瓦。除了美国和中国外,其光伏组件还将销往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