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7家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试图将自身破产责任嫁祸于人的伎俩终告得逞,美国商务部正式发起了针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严正指出,“美国在全球倡导的清洁能源领域主动挑起贸易摩擦,将自身竞争力因素导致的产业发展滞缓问题归咎于中国产品的竞争,并拟采取限制措施,中国公众和企业对此强烈不满。中国政府严重关切此案”。
2011年以来,中国光伏业本已是多灾多难,而此番“双反”立案又将进一步加重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情绪。要知道,一旦“双反”获得通过,我国太阳能电池产品在美售价将遭受加征100%关税的无端惩罚,这对于“市场在外”的中国光伏业而言无疑会是一场灾难。
不过,连日来的A股太阳能发电指数却并未出现人们预想中的窘态,反而借力A股走强发起了一轮反攻,大有利空出尽的意味。截至11月14日收盘,A股太阳能发电指数报收1047.02点,较10月24日盘中创出的年内新低905.46点上涨了近16%。与此同时,美股方面,中国光伏股股价走势也同样出现转机,其中尚德电力(STP.NYSE)结束了单边下挫走势,于11月11日报收2.74美元/股,单日涨幅超过6%。
在舆论及业界对“双反”暂时手足无措之时,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英利公司宣传部王志新向记者表示,即便如此,“我们的产品足够优质,仍可继续在美国市场上参与竞争”。
而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赛迪顾问光伏业分析师王勇认为,“美国的”双反“调查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双反”遭多数美企鄙视
今年8月,美国Solyndra(加州)等三家太阳能企业相继破产,与此同时,美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公司First Solar财报业绩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面对窘境,大伤元气的美国光伏业并未及时自省或做出改变,反倒是绞尽脑汁的为其破产找到了两项借口,其一,曾是太阳能电池最大市场的欧洲销售停滞不前;其二,以低价为卖点的中国企业攻势加强。
今年10月19日,Solar World Industries AmericaInc。牵头联合其它6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称“中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市场非法倾销多晶硅光伏电池,中国政府向国内生产企业提供包括供应链补贴、设置贸易壁垒等非法补贴”,要求“联邦政府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关税”。
11月9日,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正式进入立案程序。短短2个月的时间,几家美国光伏企业的嫁祸伎俩便得到了来自于美国商务部的鼎力支持。
而事实上,据媒体报道,在11月8日的听证会中,由SolarWorld公司牵头提起申诉,成员仅为7家美国光伏企业的的太阳能制造联盟(CASM),遭遇了由9200个美国光伏员工的25个集团及公司组成的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的反对,CASE认为,“此种申诉的进行将抑制美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与可持续性”;美国第一大光伏企业First Solar也对中企予以强力声援。
Sun Edison创始人兼CASE主席Jigar Shah对此次申诉的形容是“鼠目寸光!美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对Solarworld的短视行为几乎一致反对”。如此看来,更多的美国企业鄙视CASM及美国商务部的这种贸易保护。
“双反”必将打击美光伏业
即便如此,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立案仍然标志着几家美国光伏企业的嫁祸伎俩得逞。中国光伏业可能遭受的打击也在人们的预料之中。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我国光伏企业或将遭受20亿美元损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国内太阳能行业市场有90%在海外,此次美国“双反”可能会诱发欧洲市场效仿,整个行业可能有灭顶之灾。
对于此次申诉,我国14家光伏企业已委托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对美国提出“抗辩”,无锡尚德、保定英利、阿特斯太阳能、中盛光电、天合、东营光伏等知名企业无不在列其中。
其中,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英利宣传部王志新向记者介绍,英利公司认为,事实上,英利公司出口太阳能电池组件,帮助了美国太阳能电池公司进行生产开发,并对解决全球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全世界的政府(包括美国政府)均为鼓励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而提供一定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利公司获得了不公平的补贴,或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和工人的利益。公司是因产品的优质而得到了顾客的选择。此外,英利不会因应对调查指控中的一面之辞而改变公司的商业计划。即使美国政府最终支持了申请人的决定,该公司的产品足够优质,仍可继续在美国市场上参与竞争”,王志新向记者补充道。
赛迪顾问光伏业分析师王勇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双反“一旦执行,美国光伏业将再无法享受到如中国光伏电池一般,价廉物美的产品。作为新兴的光伏大国,无奈下,他们不得不扩大从欧洲的进口,这将造成其发电成本的进一步攀升。也势必造成美政府补贴的压力。由此可见,其”双反“政策并不具备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