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行业内树立创新典范、引领创新潮流、构建创新氛围一直是分会工作的重点。
自2024年4月至12月,分会组织开展了“2023-2024年度全国磨料磨具行业技术创新奖”的评审工作,经过一系列遴选评定后,共有9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型项目获奖。这些企业的项目展现了行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果,为构建行业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本系列报道聚焦获奖项目的优势和特点,了解获奖单位概况,与您一同探寻行业创新的动力之源。
山东金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耐火发泡陶瓷”项目荣获二等奖。该项目在新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工艺和优异性能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发泡陶瓷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项目背景:破解行业痛点,推动技术升级
传统发泡陶瓷生产工艺存在耐火性能不足、生产成本高、成品率低等核心问题。根据国家标准GB/T23451,隔墙耐火极限需达1小时以上,但传统工艺生产的发泡陶瓷在耐火测试中仅能维持约20分钟便发生热裂,严重制约其应用场景。究其原因,传统发泡陶瓷以闭合孔结构为主,受热后内部气体膨胀压力无法释放,导致板材断裂。
针对这一行业难题,山东金蒙新材料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历时多年攻关,成功研发出以复合碳化硅发泡剂为核心的高性能耐火发泡陶瓷,一举突破技术瓶颈。
二、技术创新:复合发泡剂工艺,打造行业标杆
1. 核心技术突破
项目团队创新性地将碳化硅微粉与膨化珍珠岩微粉按1:10-150质量比复合配比,形成高性能发泡剂。其中:碳化硅微粉(纯度≥98%,Fe₂O₃≤0.2%)作为发泡剂核心,通过表面活性作用降低液体张力,形成均匀气泡;膨化珍珠岩微粉(耐火度≥1380℃,膨胀倍数15-30倍)优化孔隙结构,增强抗热震性。该工艺仅需添加0.2%-0.4%的复合发泡剂即可实现高效发泡,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30%以上。
2. 产品性能优势
(1)耐火极限≥90分钟,远超国家标准;
(2)气孔率提升20%,兼具开放孔与中空孔结构,抗热震性能优异;
(3)密度低至0.1-0.3g/cm³,抗压强度提升50%,可定制复杂形状;
(4)环保节能,生产流程简化30%,能耗降低25%。
三、应用推广:替代进口,赋能产业链
项目成果已通过佛山菲特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验证,成功应用于高端陶瓷终端产品。用户反馈显示:
(1)产品表面光滑、硬度高,适用于精密陶瓷部件制造;
(2)性能指标全面超越英美同类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3)在建筑隔墙、工业窑炉耐火层、航空航天隔热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1. 经济效益
(1)利润增长:2022年实现利润775万元(同比增86%),2023年达935万元;
(2)出口创汇:2023年出口额66万美元,两年增长187%;
(3)成本节约:累计节约支出127万元。
2. 社会效益
(1)产业升级:推动临沭县陶瓷产业集群向高技术、低能耗方向转型;
(2)技术示范:带动超细粉体生产技术普及,促进全国材料行业革新;
(3)绿色发展:生产过程零污染,符合国家“双碳”战略。
五、未来展望:持续创新,领跑新材料赛道
山东金蒙新材料始终以“技术立企”为核心理念,未来计划: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发泡陶瓷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两年内实现核心工艺自主知识产权全覆盖;建设国家级新材料研发中心,打造全球领先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
“高性能耐火发泡陶瓷”项目的成功,不仅彰显了山东金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实力,更标志着中国在新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飞跃。以技术突破驱动产业变革,金蒙新材料正以“硬核科技”为笔,书写中国智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