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内之反应与措施,在进口矿石价格上涨以后1、国家对于进口方面的限制;2、下游产业所受的压力增大:造船、家电;下游产业订单价格按照以前的锁定,但是价格上涨必然引起成本上升,亏损有可能...
国内之反应与措施,在进口矿石价格上涨以后 1、国家对于进口方面的限制;
2、下游产业所受的压力增大:造船、家电;下游产业订单价格按照以前的锁定,但是价格上涨必然引起成本上升,亏损有可能;而家电业,国家今年的宏观调控仍然会存在,而且对于CPI会尤为关注,类似大件价格将对CPI产生冲击;
3、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焉知非福?
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了,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也上涨了,冷板价格上涨到了7100-7600元/吨,热卷板价格也是上突到了5100-5200元/吨的高位,相对去年同期都有大幅度的上涨。而且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似乎螺纹钢价格还远远低于去年同期,因而众多库存被储备起来,期待着螺纹钢价格的继续上攀。而自上周中开始的螺纹钢价格大幅度提价,似乎给了很多人更多的幻想空间,但深入根本之后,就会发现建材市场价格借势上涨背后,仍然是隐患重重。
首先,政策层面正在力图控制局面,以期降低进口铁矿的价格
1、以宝钢为首的钢铁企业,接受2005年进口矿石价格上涨的既定事实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联手出台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和申报程序,严格规范铁矿石进口贸易市场,即我们近期熟知的《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有资格进口铁矿石的钢厂,首先要满足的硬性标准是上一年粗钢产量在100万吨(含)以上,而有进口资格的流通商则要满足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上年铁矿石进口数量在30万吨(含)以上、或2005年1~2月进口数量在10万吨(含)以上(海关统计数字为准)的条件;同时还需要符合钢铁行业准入标准、产业政策以及2003年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3号文件要求,还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钢铁工业水污排放标准GB13456-92’和国家土地管理的相关规定”。
这一规定的直接影响,将改变目前国内进口铁矿石进口杂乱无序、竞争混乱、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使我们在进口铁矿石方面能够“收拢拳头打硬仗”(而这一政策的出台也并非偶然,2004年5月份在武汉东湖宾馆举行的形势研讨会上,五矿商会会长就曾经提及类似问题,而且众多政府方面人士在场的情况下,该说法的提出,应该是政策已处在形成期)。
2、有关长材、钢坯出口退税取消的问题,虽然没有在3月1日如期而至,但是并不意味着国家对此政策已经作罢。问题很清楚,我们在进口铁矿石之后,却简单地将钢坯、附加值低的长材拿去出口,换来的是短期的收益,留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中国亟需大量铁矿石;留给我自己的,将是环境的污染;很明显这不符合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
国家肯定不会容许有害于我们局面长期延续下去,政策的设计者应该比我们更加清楚这一点,在理顺了各类关系之后,政策还是会出台的。一旦类似政策出台,对国内的坯料价格必定产生冲击,价格就有可能向下动,就会缓解国内的供需矛盾。
注释:此处的问题就在于,作为国家垄断性质的产业,和石油的情况一样,会不会出现“即使进口价格回落以后,国内已经上调的价格仍然会停留在高位”的局面,毕竟石油方面已经有了前车之鉴,这一点也不可忽略。
3、矿石出口国的动向同样值得关注。澳大利亚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澳贸易赤字高达27.2亿澳元,创历史次高,仅次于2003年4月28亿澳元的最高水平。当月受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等影响,澳矿产品出口增长受到限制。
从这个角度来看,改变对外贸易的逆差,就必须加大出口力度,而澳大利亚赖以支撑的矿产业自然是首当其冲被摆出来的;换个说法,就是其出口矿石量会谋求扩大,这中间不也存在迫使矿石价格下跌的因素吗?
综合起来说,此番的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的确是让国内企业和政府感觉吃了一回黄莲,但同时也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当相关政策以及后续措施开始实施以后,铁矿石价格这一方面会出现转机。
其次,下游行业也开始表现出不安的状态
这里简单举几个例子来看,国内造船巨头之一的沪东中华造船厂,其订单已经排到了2007年,而更有部分船厂订单延续到了2008年,而纵观国内的船板价格,由于供应不足,价格已经是飞涨,按照这样的局面下去,造船业将出现“赔本赚吆喝”的局面;家电行业方面,一直以来只有听说家电价格不断下跌的,近期却从各地传出冰箱等家用电器价格攀升的信息,问及原因:其原材料(也就是钢厂的产成品)价格飞涨是主要因素;此外还有国内蓬勃发展的机械制造业,也会受到类似的冲击。
试想一下,政府层今年控制物价的决心是很大,类似工业产品的价格波动,对于CPI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设问一:国家是否容许类似价格上涨?;下游行业有许多同样是国家鼓励、支持的对象,设问二:为了钢铁一个产业的发展,国家是否容许其他产业真真假假的“水深火热”?(类似的情况去年也曾经出现过)
最后,资金运转方面也开始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业内有消息称,上周四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400亿元的三年期央行票据,三年期票据发行量的加大,意味着公开市场结构调整更趋于明显化,对票据发行利率和相关债券的收益率均带来较大影响。
注解:业内人士称,三年期票据地发行,旨在加强货币回笼效率。央行去年底首发三年期央行票据,创下央行票据的最长期限,除了回笼资金对冲外汇占款的功能之外,央行超常规发行票据的背后还被赋予了执行货币政策的功能。特别是在春节过后的三周内,三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量甚至已经超过了一年期央行票据。虽然三年期央行票据对货币政策的替代作用还需要逐步地体现,但目前对市场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
此外,相关数据还显示,央行依靠货币政策调节国内投资状况的手段,在去年初见成效之后,今后肯定不会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