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6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通过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关于损害的初步裁定、委员会认为,有合理迹象表明,美国的产业因从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进口的晶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模块)而遭受实质性损害。美国商务部预计于7月中旬作出反补贴税初裁,10月初作为反倾销初裁。相应关税将于初裁通过后开始征收。
双反调查中,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被指控倾销幅度分别为271.28%、125.37%、81.22%、70.36;涉嫌的补贴率较低,仅为高于最低限度。倾销幅度、补贴率是美国商务部确定关税税率的基础。
东南亚是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美国的主要生产基地。此次双反虽然不只波及中国企业,但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针对中国光伏制造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基于此前一系列措施的“堵漏”和强化。此前,美国对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发起过两轮双反调查,并通过《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301条征收高额关税,导致多家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国际设厂出口美国。
近年来全球光伏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光伏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已远不如十年前。但另一方面,在各国市场降价内卷的当下,美国市场仍然维持着相对较高溢价,是当前为数不多的利润市场。尽管在《通货膨胀法案》的支持下,美国本土光伏产能扩产迅速,但在硅片、电池片等上游环节,美国几乎没有可用的本土产能。
随着美国持续加码贸易壁垒,中国光伏企业的东南亚产能走到了十字路口。
中国生产的电池、组件被全方面堵截后,光伏企业开启海外布局。最普遍的做法是在东南亚设厂,利用中国进口的硅片等材料,在东南亚生产的电池和组件,再出口至美国。由此,东南亚取代中国成为美国进口光伏组件的主要来源,但背后主要是中国企业。东南亚的光伏产品,仅需征收“201”关税(柬埔寨豁免)。2021年,针对“201”关税,拜登政府提高电池片豁免额度至5吉瓦(GW)并豁免双面组件的关税。
据标普全球市场情报数据,2023年美国进口的光伏组件飙升至54GW,同比增长82%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的占比分别为29.8%、22.6%、20%、11.6%,东南亚四国合计约84%。美国组件的库存也已远超需求量。
据上海有色网(SMM)调研,中国组件企业在东南亚的组件生产基地通常开工率维持在80%以上,但自5月起,组件企业为预防风险逐步下调东南亚产业,5月,中国组件企业在东南亚产量约2.4GW,环比下降幅33.3%,开工率约56%;6月,中国组件企业在东南亚产量约1.3GW,环比降幅45.8%,开工率约30%。
据索比光伏网统计,截至2024年一季度,东南亚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到8.2万吨、34.2GW、69.6GW、93.2GW。其中,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产能占据显著地位,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到27GW、45GW、50GW。
有消息称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的光伏组件厂将从当周开始逐步关停,隆基在越南电池片工厂的五条产线也已经全部停工。6月5日,天合光能的泰国工厂也被传停产,其中组件产线已于5月底停产,电池产线计划6月13日左右停产。
面临当前形势,新一轮的出海产能规划可能势在必行。
据Infolink预测,到2024年底,美国的组件产能将达到56GW,但电池片产能仅约7GW,存在大量的电池片缺口。
目前美国囤的组件应该可以支撑今年需求,因此终端市场还未感受到影响。预计明年一季度后,会面临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局面。到时如何破局,将是摆在美国面前的问题。
资料来源:
《财经杂志》作者:郑慧
*部分图文由talentcapital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