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硅料价格在上半年大幅下跌,硅料厂商中报业绩普遍遇冷,围绕成本的比拼在下半年将更加激烈。据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的中报披露,其多晶硅生产成本已降至4万元/吨以内。
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头部厂商硅料单吨成本约4-6万,而二三线企业成本相对更高。在典型状况下,多晶硅生产综合成本为6.6-7.5万元/吨(不含税)。由于多晶硅盈利空间大幅压缩,行业扩产持续,新一轮产能出清在即。
业绩方面,因多晶硅价格影响,通威股份利润增速上半年出现放缓: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0.68亿元,同比增长22.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2.7亿元,同比增长8.56%,扣非后净利润126.20亿元,同比仅微增1.02%。 多晶硅业务是通威股份业绩“压舱石”,2022年占总营收比重超过四成,且在其价格持续高位下,该业务毛利率达到75%。到今年上半年,公司各生产基地均满负荷运行,实现高纯晶硅销量17.77万吨,同比增长64%,国内市占率达到30%左右。 不过,多晶硅量增尚未能弥补价跌的影响。上半年,多晶硅从年初以来最高24.01万元/吨降至最低6.57万元/吨,跌至成本线附近才趋稳。受该影响,通威股份在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46.69亿元,环比下降45.72%。
同业公司亦有此压力。大全能源(688303.SH)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93.24亿元,同比下滑42.93%,净利润为44.26亿元,同比下滑53.53%;新特能源(01799.HK)实现营业收入175.87亿元,同比增长19.51%;归属股东净利润47.59亿元,同比下降15.28%。 通威股份在财报中提到,由于多晶硅产品价格大幅调整,迫使部分落后产能因成本压力停产检修甚至关停,部分在建产能也延期观望。
中报同时披露了电池和组件业务进展。上半年,公司电池实现销量35.87GW(含自用),同比增长65%。效率上,目前TNC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提升至25.7%(未叠加SE技术),良率超过98%,产能规模达到25GW。加上双流25GW TNC项目和眉山16GW TNC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届时公司TNC电池产能规模将达到66GW。
组件方面,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组件销量8.96GW。据中报披露,盐城25GW和金堂16GW高效组件项目已全面投产,公司组件年产能提升至55GW。 值得一提的是,通威股份终于要对硅片“下手”了。在披露半年报同时,公司宣布了两份投资规划,公司宣布拟在乐山市峨眉山市投资建设16GW拉棒、切片、电池片项目,项目预计投资金额约100亿元;拟在乐山市五通桥区投资建设16GW拉棒、切片、电池片项目,项目预计投资金额约100亿元。
两份投资合计达到200亿元。根据计划,两个项目均分期实施,力争2024年底建成投产,2025年底达产。通威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继续强化围绕高纯晶硅、拉棒及切片、高效太阳能电池、高效太阳能组件等核心环节为一体的优势产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