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2020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精心谋划新发展格局和“十四五”规划。把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和关键环节。
多地蓄势打造先进制造业
记者注意到,地方也在密集出台政策,谋划万亿级先进制造业。
8月16日,河南印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努力建成全国先进制造业强省,到2025年,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形成数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一批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和百亿级企业。
8月4日,云南召开《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发布会,明确规划了云南先进制造业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重点和路径,提出重点抓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改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4大工程。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2.9万亿元,到2035年,形成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除此之外,近半月以来,西安、浙江等多地,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等领域培育新兴产业集群,蓄势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打造先进制造业,必须放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来看。由于外部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加上疫情冲击之下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加快重构,我国提出必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这一新格局的关键,一是需求体系要不断升级,二是供给体系要不断优化。打造先进制造业是优化供给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打造先进制造业,可以补齐我国面临的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短板,解决“卡脖子”现象,使得国内大循环的运行能够更为顺畅。
其实,先进制造业是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之上,吸收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工艺以及现代管理等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新型现代产业。
中研普华研究员洪前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先进制造业位于制造业价值链的最高端,具有技术先进、知识密集、附加值大、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等特征,既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发展先进制造业意义深远
当前,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应对新科技革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洪前进告诉记者,新一轮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制造业发展模式深刻变革,产业融合速度不断加快,新的产业竞争格局开始形成。随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和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普及应用,部分先进制造领域向发达国家回流的“逆转移”趋势初现端倪。
同时,发展先进制造业也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
洪前进说,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动力、比较优势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规模扩张、投资驱动、外资导向模式无以为继。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调结构与转方式的攻坚期,在稳增长中提高质量和效益,先进制造业承担着重要使命。
另外,发展先进制造业还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洪前进指出,先进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创新最为集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也是创新得以实践应用的沃土。这些年我国在高性能计算、载人航天、纳米科学、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多来自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的企业创新具有技术更密集、竞争性更强、产业链更长、集中度更高的特征,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象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在中低端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力已经非常强大,但在行业前沿的先进制造业方面尚未形成系统性优势。这与我国的基础研究能力不强、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支撑力度不够、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等都有关系。
王静文认为,要促使形成先进制造业,首先,是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提高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是要改革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既培养大量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同时也要培养技术工人;第三,是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注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另外,是要尽量留住外资,发挥好外资企业外引内联的独特作用。
从多地积极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来看,他认为,首先当地政府要注重分清政府和市场界限,地方政府要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参与;其次,要加强地方间的协调,避免一哄而上、产能过剩。
此外,洪前进表示,在积极打造万亿先进制造业方面,地方政府需进一步丰富包含产业、财政、金融、区域和公共服务等政策在内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政策工具箱,提升政策的普惠性、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