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创新,毋宁死。自助者天助也。
2011年3月,在北京的一场饭局。为了加速国产化,国内某液晶面板厂的董事长约见了一家日企总经理,以期寻求合作机会。
然而日方的态度却并不友善乃至轻蔑,他说:“这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精密化工产业,对员工和生产线工人的素质要求很高,所以这个产业只有我们日本做得了,中国人做不了,中国人不守纪律,过马路都要闯红灯,但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做得了,就是台湾人。”
饭局自然是不欢而散,但在中国产业人心里,依靠自己,一定要把液晶做起来的这颗种子却开始生根发芽。
仅仅五年多以后,中国液晶面板产量不仅完全盖过了日本,也超越了韩国这一液晶面板传统强国,产量位居全球第一,”预计今年产量将占全球市场的四成,而到2022年将有望超过50%。
液晶的战事已经结束,在取得全胜战绩之后,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另一条战线,在很多人看来,这是面向未来十年的朝阳产业,那就是OLED。
OLED真的会迭代LCD吗?
时代风云变幻。显示行业来到了LCD与OLED交汇的拐点。在这个岔路口上,常常有人会质疑OLED真的会取代LCD吗?电科技认为从技术本身和产品需求来说是有必要的。
LCD液晶产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小至手机大到巨屏电视,在当前显示领域,LCD始终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显示屏幕材质。其原理是依靠背光层发光,通过液晶层控制光的偏振状态,最后实现显示效果。
而OLED则是依靠自发光材料,因此不必依靠液晶层和背光模组,而子像素单独点亮的机制也使其在黑色显示中直接熄灭,不仅能够带来更强的对比度,还节省功耗。而LCD背光因为是整体控制,因此只能是调节液晶来遮挡光线,黑色显得发灰的同时功耗也不会降低。
简单来说,相比LCD,OLED产品可以做到更薄、保证更鲜艳的色彩表现、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在一定基板材料上实现柔性面板的弯折特性。
这一切特性都让OLED在发展道路上要比LCD更具潜力,虽然OLED本身也具有成本高昂、使用寿命稳定性短等问题,但在制作工艺日渐成熟、制造成本下降的情况下,OLED这种本身具有革命性质的技术势必会得到更多应用。
另一方面,产品需求的演进也加速了OLED投入市场的怀抱。在小屏手机领域,全面屏向折叠形态变化对屏幕材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屏TV领域,OLED特性对当下LCD低价竞争怪圈具有一定的市场提振作用,被视作家电进化的下一站。
干柴碰烈火,在OLED大势愈演愈烈之际,各路屏厂早已高举大旗预备产能。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0年全球OLED产值规模将达500亿美元左右,2025年将继续攀升至58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规模庞大,潜力需求届时也将走向释放期,国内配套产能与国外传统屏厂巨头之间势必会有着更频繁的交锋。
OLED市场已然群雄逐鹿
从液晶时代走来的中国厂商对于前沿技术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因此行动更为迅捷,短短数年,国内OLED市场早已是群雄逐鹿,各显身手。
京东方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已经顺利量产出货,在此领域,京东方还布局了另外三条6代线生产线,分别是成都、重庆、福州G6代线,产能均为48K。在投产时间段上,京东方成都G6线已经在2017年投产,处于爬坡阶段,良率逐步提升;重庆G6线和福州G6线规划投建时间较晚,按照以往节奏,大约三年才能进行点亮。除开G6线,京东方早先鄂尔多斯也投产了一条G5.5代线,拥有一定的AMOLED产能。
在对TCL集团拆分剥离出终端业务之后,TCL集团业务聚焦于半导体面板材料上。华星光电早先布局了G11代超高清生产线(T7),设计产能每月105K,其中还规划了一部分喷墨印刷OLED产能,预计2021年开始量产。它在武汉布局了一条G6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T4),设计产能45K,主要定位于3-12英寸高分辨率柔性和折叠智能手机用显示面板。此外,在华星光电其他产线例如G11深圳线(T6)为混合生产线,其中也规划了一定的OLED产能。
天马早前就在武汉放出了一条G6 OLED面板产线,并且已经预备明年二期投产,设计总产能将达到37.5K片每月。在上海,天马还规划了G4.5和G5.5产线,设计产能分别为7.5K和15K。
维信诺旗下有着昆山G5.5代线AMOLED线,设计产能15K;而固安G6全柔面板产线的设计产能为30K,目前这两条线已经开始投产。在去年维信诺在合肥布局了一条全柔AMOLED G6线,设计产能30K每月,预计还需要等待两三年才能投产。
结合国内众多屏厂产能,当下OLED领域仍处于爬坡阶段,产能释放期大约在2021年将会得到初步释放。根据市场的需求,释放的产能也将会在柔性和硬屏之间分野,这意味着屏厂不仅仅需要针对OLED这个大领域进行布局,更要从OLED应用落地角度来进行配套。
其中华星光电T7项目规划的高代线同时涉足了三方面,超高清分辨率、OLED和大尺寸。在TV市场疲软的现状下,这三点对于未来高端产品有着不错的提振作用,产品差异化十分明显。此外,在诸如喷墨印刷OLED产能上各厂也都有所涉猎,推进技术降低成本是趋势,现在比拼的就是谁家的节奏能够把握的更好。
追旧立新弯道超车
国内的市场潜力也吸引了一部分屏厂巨头,在下月LGD在广州部署的G8.5代线即将投产,届时将推动LGD大型面板月整体产量从290万片增加至400万片,面对庞大的产能压力,国内厂商在这方面交锋尚处于弱势。
目前全球OLED大部分产能为日韩所把持,不过近年来大陆面板厂商逐渐发力,产能提升效果明显,预计2021年大陆面板制造商将会占据全球26%的产能量。但是由于布局较晚,核心技术发力不足的问题,国内面板厂商要想突破韩国的产能压制还是相当困难的。
OLED整条产业链分为上下游,上游为设备、半导体材料、元件组装,中游为面板制造,模组整合,下游为手机TV终端应用。而产能受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上游核心技术为日韩所拿捏,长期依赖进口,在产能提效、缩减成本上并不能起到明显帮助。
比如说最近日韩摩擦,日本出口三种管制材料就包括OLED关键原料氟聚酰亚胺,日本这种材料的总产量占比为全球90%。摁住你七寸打,韩国也没法吱声,对于面板厂商来说,上下游厉害关系可见一般。而这些底层材料和设备的制造是有着坚实的壁垒,短期难以打破,氟聚酰亚胺的日企供货商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国内生产这方面主要有中京电子、丹邦科技等厂商。
对于某些材料,国内厂商是有一定生产的,可能会有人说咱们自己用不就行了嘛。但在这之前,我们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质量产能问题,在面板厂商这种周期性的生产需求面前,国内半导体材料供给可能难以跟进市场节奏,另一方面则是在应用之前,厂商需要对新材料供给花费时间进行测试、配套,这对于产业化的链条短期内难以实现。
除开材料,被誉为“卡住OLED面板咽喉”的蒸镀机也是一个重要存在。它在整体生产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到OLED面板质量问题,而业界最为著名的蒸镀机也一直被日本Canon Tokki所把持。并且它每年产能为8-12台左右,国内厂商为了保证生产线的质量往往会出高价去竞购。
但无论是机器本身产能还是机器耗资成本,对于中国整体OLED产能提速都会制造一定的阻碍。特别是前者,正当中国换上了“跑车”却只能在慢车道缓速前进,憋屈与产能的滞后是一定会出现的,而日韩由于起步早,在这方面已经有所积累,产能提速自然要快得多。
国产真空蒸镀机也不是没有,但在精度上相比日本Canon Tokki还有一定距离,而在OLED蒸镀这种源头环节,厂商也马虎不得,只能老老实实等着排队。
因此,要想给中国OLED面板提速,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不过思路则是从两个角度出发,合起来就是“追旧立新”。有了这次日韩摩擦前车之鉴,我们不妨吸取其中教训。在日本宣布管制之后,韩国政府立马宣布将在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每年投资1万亿韩元,同时俄罗斯也表示可以提供不输日本的相应材料。因此在政策扶持、资源倾斜方面的措施必然少不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多篮子放鸡蛋”,寻找质量同等的替代品,从而提高议价权。
此为追旧,而另一方面的“追新”,我们则需要从新领域出发。例如传统OLED需要蒸镀环节,而新近技术喷墨印刷OLED则跳出了这一步,并且各方积累都属于同一起跑线,这就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此外,相比OLED,Micro LED在技术优势上会更大,迭代优势明显。在这块新兴领域,国产厂商诸如京东方也在进行技术攻克,跳出传统创造新市场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和液晶的弯道超车所不一样的是,中国的OLED从一开始就走在全球市场前列,但是想要复制在液晶产业上的空前成功,我们除了需要一点点时间以外,还需要整个市场的需求再做出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换言之,当市场什么时候开始从LCD液晶向OLED大规模转换了,那就是中国OLED产业登顶世界的时刻。
现在OLED已经来了,那么,我们距离世界第一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