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汽车产业在以智能网联、新能源为趋势的变革中先知先觉,一方面传统车企不断转型升级,研发智能新能源;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依托广东在软硬件上的优势快速崛起。
在汽车工业大省广东,汽车制造业一度是反映广东经济活力的重要晴雨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过去5年间,广东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年产量从2012年的159.66万辆,发展至2017年的超300万辆。广东一跃成为全国首个汽车年度产量突破300万辆的省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快速飙升的数字背后,一些变化正悄然发生:2018年上半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76.3%的增长。包括广汽新能源、比亚迪、珠海银隆等车企已逐渐形成规模化生产。
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汽车产业发生变革的浪潮之下,以小马智行、小鹏汽车、景弛等一批造车新势力也纷纷落子广东。
“今天没有发动机你也可以谈汽车,但到以后,没有汽车电子,一定没有汽车了。”9月13日的2018 第二届中国汽车电子大会上,广汽研究院首席技术官黄少堂表示,汽车电子已成推动汽车产业的一个新爆发点。
近年来,广东汽车产业在以智能网联、新能源为趋势的变革中先知先觉,一方面传统车企不断转型升级,研发智能新能源;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依托广东在软硬件上的优势快速崛起。
敏锐的供销商
实际上,最先觉察出上述变化的是处在汽车产业链条末梢的供应商。
2008年,中山大洋电机董事长鲁楚平在一次由中山市工信委组织的考察活动中敏锐地发现,出于改善环境、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等原因,国家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鲁楚平意识到,北京理工大学正研发的一项新能源汽车技术或许将引领一场汽车产业革命。他当机立断,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彼时,拥有电机产业化能力的大洋电机,谋划从电机驱动系统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2009年3月,大洋电机先后与北京理工大学、福田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于同年9月推出了4款型号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
抓住这个机会的还有珠海银隆。凭借钛电池技术,银隆在2009年后逐渐成长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黑马”。通过最早布局公交车和特殊车市场,银隆逐渐成为新能源客车市场的前三甲。
而广汽集团入场新能源汽车领域,则将广东汽车产业升级的趋势明朗化。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此前表示,新能源是中国的国家战略之一,电动汽车预计到2020年占整体汽车产销的10%,广汽集团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升至战略高度,开始全面布局。
2017年4月27日,广汽集团开始在广州番禺动工建设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要打造一座智能、开放、创新、绿色、共享、生态的国际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城,建成后将对广汽集团合资企业和社会开放,并共享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平台。
如今,仅在新能源整车领域,广东就已经拥有超过25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其中,广汽新能源、比亚迪、广汽比亚迪、珠海银隆、北汽福田等车企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部分传统车企已经进入了新能源汽车量产阶段;而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广汽本田已经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备阶段。
无人驾驶新旧势力
同样,造车新势力崛起也成为当前广东汽车产业升级明显的特征之一。
自2014年创立以来,小鹏汽车就致力于打造互联网电动品牌,一直稳步发展,并持续获得融资支持:2017年融资超过50亿元,2018年计划融资100亿元以上。
2017年10月,无人驾驶新锐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马智行”)落户广州南沙开发区。小马智行在南沙设立了无人驾驶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在获得1.12亿美元的A轮融资后,开始在南沙面向公众展开常态化试运营。
2017年12月,同为无人驾驶明星公司的景驰科技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则落子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景驰科技核心团队从美国硅谷迁回广州建立全球总部,建设国内首个无人驾驶大规模产业化公司,从2018年第一季度起,全年将量产500~1000辆无人驾驶车。
广汽是国内最早进入自动驾驶领域的整车企业之一。早在2013年,广汽开发了首款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汽车。今年4月,广汽获得重庆市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牌照。
在广汽研究院内部,自动驾驶的研发分为两条路径:渐进量产模式与跨越式创新。其中前者做加法,从智能驾驶的初级阶段递增,形成逐年量产计划;而后者做减法,从智能驾驶最高阶段开始,利用多传感器融合,从最完整的方案进行裁减、优化。
一个面向当下,一个布局未来。这两者体现了广汽集团发展智能汽车的全新模式:“渐进量产模式”与“跨越式创新”齐步走。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前瞻技术的溢出效应,反哺低级别智能技术,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加速让实验室技术实现产品化落地。
黄少堂表示,汽车今天竞争的新格局已经不再是汽车工业的本身,而是人工智能、指挥交通等大学科、多领域的合作,我们已从传统的零部件供应商的以主机厂为核心的竞争变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行业生态链的竞争,我们竞争的趋势、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轮子上的“智能终端”
当前,以智能化、网联化和新能源化为方向的汽车工业革命正引发产业链剧变与重构,诸如芯片、传感器、无线通信、大数据应用等汽车电子元器件和技术成为核心与关键。因而,不管传统车企、传统电子信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也都不约而同聚焦于汽车电子产业,筹谋在新型价值链中占据一席之地。
按黄少堂介绍,广汽这家近年依靠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龙头车企,当前已将汽车电子列为其未来发展路线图中的重要一块,包括探索云端计算、边缘计算和软件中心等,“未来的汽车是一个轮子上的智能终端”。
广东另一汽车龙头比亚迪,近年的崛起更是因为依托自身电池、电机和电控方面强大技术及时转型,并踩准了新能源汽车爆发的时机。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评价,目前比亚迪这三大电技术在国内处于前列位置,并且当前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探索延续着极强创新基因,“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广汽和比亚迪等龙头车企更是当前的造成新势力”。
比亚迪汽车智慧生态院副院长焦海涛介绍,2017年比亚迪在电子领域的销售额已达400多亿元,其中汽车电子已是“非常大的业务”。
不仅如此,上述两大龙头还均希望通过开放的形式,加强与科技巨头合作或构筑“生态圈”,进一步加速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商业化进程和研发进度,这种开放的一大重点目标就在于不断汇聚汽车电子技术与资源。
比如,广汽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比亚迪则在近期将国内领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平台提供商“地平线”纳为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这是一家聚焦自动驾驶芯片、算法和解决方案的企业。
“地平线”并非广东本土企业,但却借此成为广东汽车工业变革中的新动能之一。该企业创始人兼CEO余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除广汽、比亚迪之外,还云集一批造车新势力,“交流确实很多,还有一些重大合作将公布”。
不仅如此,希望抢食汽车电子这块蛋糕的,还有许多过去集中在消费领域的电子信息企业,一些汽车电子企业也在加速研发升级。
与此同时,政府亦在推动,最为典型的是广州。今年3月,广州启动创建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汽车电子成为该示范区瞄准的重点产业之一,明确目标为建成为引领全国及世界的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业新高地,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业预计新增产值500亿元。
不过,多位受访专家指出,尽管广东汽车电子产业在加速“内培外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高工智能联合创始人郑利瑶表示,尽管广东有一定汽车电子产业基础,但更多集中在“后装”环节,较为低端,企业研发创新的能力也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