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月21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在江苏常州发布《2016—2017中国智能制造年度发展报告》,旨在为业界及时提供专业化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助力我国制造业加快迈向“...
5月21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在江苏常州发布《2016—2017中国智能制造年度发展报告》,旨在为业界及时提供专业化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助力我国制造业加快迈向“中国智造”。近年来,中国经济信息社持续关注并跟踪研究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动态,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今天在常州正式发布《2016—2017中国智能制造年度发展报告》。
《年报》分析认为,智能制造已成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与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16年以来,智能制造持续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竞合焦点;技术创新应用加速,从多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跨国公司持续加大智能制造投入,智能装备被更广泛应用。
《年报》认为,当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呈现新的特点与趋势:
一是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层面战略、政策,以及各地规划的出台实施,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框架和方向路径不断清晰明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2016年63个试点示范项目覆盖45个行业,分布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区域覆盖广泛,示范性强。
二是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海尔、奇瑞、中兴、华为在传统家电、汽车、通讯设备等领域加快向智能制造转型;国内软硬件领军企业,加速向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三是智能制造领域正形成四大产业集聚区。珠三角、长三角在推动智能制造方面担当主角,环渤海地区的机器人研发与产业成果显著,带动培育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快集聚,中西部集聚区依托外部科技资源,在机器人领域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四是机器人和工业软件引领智能制造发展。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31%,预计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和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分别达到250亿元和700亿元。龙头企业对CAD、SCM、MES、PLM等工业软件需求加大,2018年我国工业软件规模有望超过1600亿元。
五是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驶入快车道。智能制造政策环境的优化,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的突破,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生产工艺、管理流程、装备及产品等加速融合,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驶入快车道。
《年报》认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仍面临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软件系统相对滞后、本土企业遭遇跨国公司垄断掣肘、行业企业自动化基础薄弱等深层次矛盾。
《年报》建议,我国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重视基础软件系统和标准制定工作;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分层有序推进智能化进程;鼓励企业探索差异化智能制造实施路径;强化政策资金多维支撑,助力企业智能化改造;改革教育和培训体制,改善行业人力资源结构;加强对全球智能制造领域跟踪研究,开展相关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