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12月16日,习主席在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时指出,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带动作用。互联网发展给各...
2015年12月16日,习主席在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时指出,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带动作用。互联网发展给各行各业创新带来历史机遇。要充分发挥企业利用互联网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创业探索。鼓励企业更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正处在世界变革的机遇期。而这个机遇期又与我们国家的两个一百年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的中国梦的目标想切合。
近期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发布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指南的通知》,“制造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成为重点扶持方向。为此,在“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经济网专门采访了论坛的主办方负责人丁德远先生。
谈起中国制造,作为《品质》栏目的出品人,丁德远先生从纵论工业革命的历史,横析当今全球制造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深入浅出的为我们剖析了“制造业+互联网”一个国家在参与世界格局重构中的重大地位和作用。
笔者对采访内容作了个整理,以飨读者。
蒸汽驱动,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
电气驱动,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信息驱动,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
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巨大的,同时也造就了具有霸主地位的经济强国。确立了各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才存在和作用。
对社会影响表现在:
一是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机器替代了手工,工厂取代了作坊,使人感觉到“人定胜天”。
二是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劳动效率的极大提升,使产品价值和劳动价值比大幅提升,人口的城镇化产生了大量的工业聚集,人类之间的关系也伴随着发生巨大的改变。
三是重构社会结构;物质的大量富余和人民的相对贫困,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阶层和阶级。
四是带来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大家都知道,全球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就是资源过度的开采和利用后排放所带来的,这是传统工业革命的副产品。
五是影响世界格局。随着信息技术为推动力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猛烈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
纵观三次工业革命,可以看到,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是变革完成的时间越来越短;
第一次用了近一个多世纪,第二次用了不到一个世纪,第三次到现在才半个世纪,现在是不是已经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交替阶段?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启阶段?
其二是具有核心驱动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以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
其三是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参与和引领工业革命。
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强国 。美国借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和霸主。
那么,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作俑者的“制造业”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技术“互联网”相互融合,是不是能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呢?“互联网”是不是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呢?
《中国制造2025》纲要中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那么“制造业”+“互联网”在这个机遇期的融合链接,创新发展就成为这个这个时期需要不断讨论、深入研究的重要话题。我们整合和联合各种资源,举办“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目的就是要搭建一个中国制造业“对话、交流、融合、链接、展示”的平台,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制造业+互联网”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吗?现在大家都在热议,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已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并有很多的论证,历史是后人来书写的,结果只有等若干年之后来验证和总结,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互联网确实在对制造业发生着摧古拉朽的变革。
比如说:
小米没有一家制造业工厂,一家互联网公司,现在推出的“米”系列产品已经涵盖了手机、电视、智能小家电、家人机器人...等等,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也在快速发展,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通过一种特殊的3D打印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磁铁,并能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据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网站10月19日报道,哈佛大学材料科学家和生物工程教授詹妮弗·路易斯的实验室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人体肾脏中近端小管,这是组成肾脏基本功能单位的最重要结构,其功能几乎与健康肾脏中的近端小管完全一致。
“一只机械手臂可以无休止地将两根连接线折出三个完美的弯,然后将它们穿过肉眼几乎不可能看见的小洞。”这是《纽约时报》对飞利浦生产电动剃须刀机器人工作状态的描述。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人工根本无法做到的。各种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仅仅在引发制造业机器人代替工人的大趋势,更是使用机器人可以生产出人工所不能生产的高品质产品。
很难想象具有了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将会给人类世界带来什么,因为到那个时候,机器人会跟我们人类一样具有思考能力,并且思考能力可能会百倍、千倍的超越人类。是人类统治机器还是机器统治人类?会不会像碳排放、核能力一样给人类既带来幸福又带来忧患?
就像霍金说的那样“智能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关键因素。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都是人类智能的产物:从学习取火和种植食物到理解宇宙,无一例外。我相信,生物大脑与电脑所能达到的成就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因此,从理论上讲,电脑可以模拟人类智能,甚至可以超越人类。”“对人类而言,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可谓“不成功,则成仁”,但究竟是“成功”还是“成仁”,目前还不清楚。”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正在面临一场工业革命。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执行主席施瓦布教授最新力作《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在该书中,施瓦布教授最权威地解读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我们席卷而来,它的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丝毫不逊于前三次工业革命。它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施瓦布还详细阐述了可植入技术、数字化身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技术变革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深刻影响。
与其说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美国的崛起,其实霸主的背后,还有着其他至关重要的因素,比如美国人永不停息的创新精神、发达的教育体系以及超前的科学战略等等。创新、教育、科学,可谓美国人的三大立国之本。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准确的诠释了“制造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和巨大驱动力。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跨越时空的相互融合时代。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共同体”无疑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以“命运共同体”为指导思想的“制造业+互联网”才能成功,而且一定会成功。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下的《中国制造2025》必将成为我国和平崛起的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