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编者按:8月7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型机床分会第六届三次理事会暨2014年年会在大连召开,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惠仁参加会议并发表讲话。在机床工具行业此次结...
编者按:8月7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型机床分会第六届三次理事会暨2014年年会在大连召开,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惠仁参加会议并发表讲话。在机床工具行业此次结构性市场下行中,重型机床行业形势尤为严峻。未来机床工具市场将如何发展?企业该如何把握施为?陈惠仁在讲话中深入解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走势以及新一届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思路,并对机床工具行业市场走势进行分析阐述,进而为行业企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陈惠仁在机床工具协会重型机床分会第六届三次理事会暨2014年年会上的讲话
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2014年上半年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受到各方面的密切关注。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2014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4%,其中二季度增速好于一季度,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回顾2014年一季度GDP增速7.4%,低于政府目标的7.5%,随后4月份的经济数据更为严峻,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新增投资和市场销售大幅下滑。这样的经济数据一度引发经济领域某种程度的震惊和恐慌,也由此形成了两派争论,一种观点认为GDP保持7.5%左右的增速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属于经济正常状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经济增速在7.5%左右会很危险,政府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刺激政策,比如降息、降准,否则中国经济可能会实现“硬着路”。
5月份,习近平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提出“要适应新常态”,这种提法对于经济领域对当前经济形势认识的分歧给出了明确答复,新常态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经济增速保持在7%—7.5%之间,其他经济要素都是围绕这一指标进行配置,这就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正常状态。既然属于经济发展的正常状态,降息、降准的强刺激政策也就不会出现,中央政府对各经济领域的要求是“保持定力”。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色彩相对浓厚,因此各行各业寻求发展的前提都必须要关注中央经济政策的变化,而新一届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以及经济政策的把握和以前是不同的。
第一就是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和以前不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态被定义为“三期叠加”期,三期即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到一起就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新特点。具体阐述一下,经济增长换挡期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要从以前的高速增长(10%左右)状态换挡到目前的中高速增长(7%—7.5%)状态;结构调整阵痛期是因为结构调整就要有所取舍,淘汰落后产能需要付出代价,这是经济转型升级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则说明中央政府对之前4万亿投资的负面效果有清醒的认识,现阶段要逐渐消化掉之前刺激政策产生的副作用。
第二就是对经济政策的把握和以前不同。7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 “三个发展”的经济发展指导方针:一要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二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三要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是对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遵循这三个发展规律呢?这需要把握“三个点”:一是要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二是要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的平衡点;三是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
回顾2014年上半年,中央对宏观经济实施调控就是在把握这“三个点”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半年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保持定力,主动作为”。保持定力意味着政府不会出台大规模强刺激政策,主动作为则是指政府通过一些预调、微调政策(比如定向降准)精准发力,定向调控。微刺激政策主要用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比如房地产泡沫、金融债务风险需要一点点消化,如果急剧释放就会造成系统性风险。政府的宏观调控实际上是要把握一种平衡,既要保证7.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还要照顾到民生、就业等发展目标,同时还要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总结一下,这一届政府在经济宏观调控的把握和实施上至少有四个特点。第一,更加注重在市场经济机制下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不出台大规模强刺激措施,强刺激是逆周期、逆市场规律的经济行为,负面效应突出;第二,更加关注结构性调整。之前的连续降息、降准刺激政策被形容为“大水漫灌”,是一种粗放调控;新一届政府实施的“精准发力,定向调控”属于结构性调整措施,是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加以支持,是一种集约调控;第三,更加关注就业而不是单纯关注GDP增长,上半年政府工作中经常提及关注和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这和之前以“抓大企业”为发力点不同,关注小微企业发展实际上就是关注就业,因为中国新增就业的80%是由小微企业解决的;第四,更加关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而不是关注具体产业。之前政府出台“4万亿投资”刺激政策时曾制定了10大产业发展规划,体现了当时政府对具体产业的高度关注,现在政府则更加注重营造公平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比如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环节,从而给企业“松绑”;某些行业降低准入门槛,实现充分市场竞争;开放新的市场空间,某些垄断领域开始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等。
以上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新认识,以及政府对当前经济宏观调控的新思路。宏观经济的大形势将直接影响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机床工具行业企业从事的是微观经济,但企业必须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这对企业确定发展战略的大方向至关重要。企业的主动调整、转型升级都要顺大势而为,顺势而为和逆势而为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如何认识机床工具行业当前形势
在经过3年的持续下滑后,2014年上半年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总体趋稳。行业总体趋稳有两个具体表现,第一,前几年行业运行处在剧烈下滑过程中,现在仍在下滑,但是下滑幅度已经收窄,属于平缓下滑。第二,进口数据是反映国内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指标,2012、2013两年机床工具产品进口增长速度降幅都在20%左右,但2014年上半年只下降了0.2%,几乎持平,表明市场需求不再剧烈下滑,已经基本趋稳。以上两点是表现在市场层面的运行趋稳,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上,行业运行趋稳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的主动作为,在这一轮行业结构调整中,尽管企业具体状况各不相同,但几乎所有企业都在转型调整中从不同的角度付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如今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的效果开始逐渐显现,这也正是行业运行趋稳的一个根源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行业总体运行趋稳,但是行业焦虑情绪还依然浓厚。行业几乎已经达成共识,眼下机床工具市场的状态也是一种“新常态”,常态就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靠苦“熬”是行不通的,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主动调整,转型升级。事实上,行业企业也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总结一下,可以把企业应对结构性市场下行的举措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加大力度。这一层次涉及企业各方面工作,比如强化管理、降低成本、狠抓质量、抢占市场等。这一层次的举措是企业普遍采取的举措,是企业应对市场危机的本能反应,事实上这些举措的本质和过去没有改变,只是加大力度而已。
第二个层次是改变“打法”。举两个案例,一是宁江机床下大气力致力于建立的“质量责任追溯机制”。我国机床产业竞争力弱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产品质量不可靠,宁江机床建立的这个制度保证了产品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所有问题最后总能在企业内部某个环节找到原因,从而追溯到责任者。“质量责任追溯机制”的建立需要企业在产品出厂前的每个环节都要增加监测成本,以方便追溯。这个制度的建立是需要下深功夫的,这一提升质量的举措不是单纯地加大力度,而是改变了“打法”。另一个案例是昆明机床,昆明机床承接了云内动力的一条生产线订单,在设计生产线之前昆明机床派技术人员到用户车间专研了数月时间,深入研究用户制造工艺,并和用户共同设计生产线方案,这种真正从用户工艺角度出发设计的生产线其针对性和有效性显而易见。这两个案例可以表明,改变“打法”的调整显然比加大力度更深入。
第三个层次就是企业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或者叫做优势重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重新梳理自己的战略定位,即企业究竟要为哪些市场服务,以及怎样在锁定的市场中建立自身独特的优势。回顾行业过去十年的发展,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行业企业战略趋同,目标都是“做大做强”,战略趋同导致产品趋同,产品趋同的结果就是恶性价格竞争,从而造成行业低端混战、高端失守。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企业不能再墨守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环境下“包打天下”的做法,而是更需要在特定领域建立起自身独到的优势,这意味着企业要走市场专业化的道路。在过去行业高速增长的十多年时间里,企业基本都是走产品专业化路线,产品专业化对中低端市场有效,但是却难以进入高端细分市场。比如,无论是航空航天领域的设备供应商,还是汽车发动机领域的设备供应商,分别就是几家耳熟能详的外资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在某一特定市场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而国内几乎没有这样高度市场专业化的上规模的企业,反而是一些小的民营企业具有这种市场专业化的表现,但是他们是不自觉的,是被迫的,他们把这种经营定位解释为寻找市场“夹缝”,在“夹缝”中求生存。而我们需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自觉的市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