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韩日船企抢滩沿海建“船壳”谨防外资“借壳生蛋”

关键词 韩国造船业 , 船壳 , 劳动力|2013-05-21 08:50:45|来源 中国水运报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韩国造船企业开始把附加值最低的“船壳”转移到中国建造,中国船企只能靠出卖廉价劳动力、原材料及土地资源赚点血汗钱,造船价值的绝大部分被韩方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韩国造船企业开始把附加值最低的“船壳”转移到中国建造,中国船企只能靠出卖廉价劳动力、原材料及土地资源赚点血汗钱,造船价值的绝大部分被韩方拿走。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必须严格限制乃至禁止竞争对手以独资和控股方式在沿海造“船壳”。

  韩企的“猫腻”

  目前,中、日、韩三国造船业竞争格局颇类似《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韩国造船业在技术、规模上均全面超过日本,世界上高附加值船舶订单有一大半被韩国造船业夺走,韩国造船业成为世界造船业的新霸主。

  然而,韩国造船业也有最大的软肋:焊工严重短缺与土地成本过高。在造船厂,电焊工人占到技术工人比例的80%以上,韩国年轻人都不愿到造船厂从事又苦又累的电焊工作,招工难不说,还使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在韩国船厂,电焊工人平均年薪竟高达5万美元,这让许多韩国船企难以承受。此外,造船要占用大量海岸线,而在人多地少,面积仅10万平方公里的韩国,找适合造船的海岸线也很难,即使找得到,土地所有人要价也过高。

  于是,韩国的造船企业想出了一个“歪招”:让中国替韩国解决这些难题。近年来,已有多家韩企在江浙海岸和渤海湾投资建设所谓“造船厂”。这些“造船厂”并不是完成整个船舶的建造,而是利用中国丰厚的海岸线土地资源,请中国的廉价焊工把中国产的低价船用钢板,焊接出成本最低的“船壳”,然后将其运回韩国完成高附加值部分的船体建造。

  仅韩国三星重工,去年在中国完成的“船壳”产量达到60万载重吨,而“船壳”价值只占船舶价值的1/5。

  换言之,韩国企业是把附加值最低的“船壳”转移到中国建造,中国船企只能靠出卖廉价劳动力、原材料及土地资源赚点血汗钱,造船价值的绝大部分被韩方拿走。看着韩企造“船壳”获利丰厚,日企也开始在中国沿海投资建“船壳”。

  为他人做“嫁衣”?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一大特点是,将制造业整个产业链条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环节如产品研发、营销、品牌塑造留在其国内,而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低,能源、原材料消耗最多,污染最严重,廉价劳动力消耗最多的加工制造与组装环节转移到中国,实际是让中国厂家为发达国家打工,这在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制造中尤为常见。

  在船舶这种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制造中也采用类似的做法,把附加值最低的“船壳”转移到中国制造,这也算韩企的一个“创新”。

  据了解,在国民经济116个产业部门中,船舶工业与其中97个部门有直接或间接关联,同时船舶配套产品涉及到360多个学科和专业,属于人力、资金和技术均密集的产业。目前,在劳动力成本及资金上,我国具有一定优势,加之国内外庞大的市场需求,这为船舶工业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事实上,在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船舶工业是唯一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理应加快其发展。

  但韩企及日企在我国沿海投资造“船壳”,不仅加剧了我国造船业技术含量最低的“船壳”部份产能盲目扩张,还能使韩企造船成本大幅度降低,相应地使中国船舶低成本优势被削弱,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相应下降。

  正如一位韩国业内人士所说:“在大连造‘分体式船体’的成本比韩国本土制造低30%以上,中国的廉价钢材和人力是不用白不用。”中国低成本优势被韩、日利用,成了维持韩、日造船业竞争力的利器,沦为为他人做“嫁衣”。

  谨防“船壳”投资热

  低成本优势是确保中国船舶业国际竞争力的“杀手锏”,中国船舶业要确保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就必须按“科学发展观”要求,严禁沿海地方政府在“船壳”制造上对外不加节制的招商引资,更不能盲目向其提供巨额贷款。对沿海已建立的“船壳”制造厂应进行清理,同时严格限制乃至禁止竞争对手以独资和控股方式在沿海造“船壳”。

  此外,积极扶植地方船厂和配套设备厂进行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对地方船舶工业进行科学布局,珍惜国内宝贵的海岸线资源,为我所用。

  要制止韩国企业只造“船壳”的“掠夺方式”,中方应向韩方明确表示:欢迎韩国企业到中国投资造船业,但前提是必须在中国完成整船的建造,而不是只造“船壳”,否则中方将对出口“船壳”(以“船体税”名义)征收高额出口关税。

  当然,对其他国家如日本造船企业也应照此办理,以遏制沿海“船壳”投资热,严格限制“船壳”出口。(刘云)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