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谨防中国制造业掉入“三明治陷阱”

关键词 制造业|2012-04-18 10:14:06|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摘要 2012年1月,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低成本制造业周期的终结”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削弱,一些产业已开始出现滑坡,许多跨国公司正重新考虑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2012年1月,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低成本制造业周期的终结”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削弱,一些产业已开始出现滑坡,许多跨国公司正重新考虑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早些时候,全球商业咨询机构Alix Partners发布的报告也指出,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将赶上美国,印度、越南、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国的制造业成本将比中国更具竞争力。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也正加紧重振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有落入“三明治陷阱”的危险。在此背景下,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如何客观地认识挑战,发挥制造业现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如何转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就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双向挤压”

  如果我国制造业不能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在高端制造业产品尚未具备竞争力的条件下,中低端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力也将被削弱,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的风险将不断增加,我国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将受到严重威胁。

  无论是罗兰·贝格公司发布的“中国低成本制造业周期的终结”报告,还是Alix Partners发布的《2011年美国制造业外包成本指数》报告,所传达出的核心信息都是我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削弱。虽然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到全球制造业产值的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正面临着落入“三明治陷阱”的风险。

  (一)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正加速重振制造业

  罗兰·贝格在报告中建议,跨国公司应考虑将企业迁出中国,这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思路不谋而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反思金融危机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重振制造业。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同年12月,白宫宣布成立制造业政策办公室,推动美国制造业复苏和出口。奥巴马在2012年《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美国正面临把制造业从中国等地迁回来的大好机会。英国政府2011年发布了《英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策略和行动计划》,对制造业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并强调重新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法国政府也在2010年3月宣布五年内要将制造业产出增加25%。

  美、英、法等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将给我国制造业在承接产业转移、技术进步与产品出口等方面带来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吸引部分高端制造企业回流,可能使我国的高端制造业出现“逆转移”,加剧我国产业结构失衡。二是发达国家加紧从技术、规则和市场等方面设置新的门槛,使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难度加大,将给我国制造业的赶超发展带来压力。三是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如美国建立贸易执法机构,专门负责调查中国等国家的“不公平贸易”,将加大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压力。

  (二)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阵地

  Alix Partners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成本将赶上美国,竞争优势不再。同时,越南、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罗兰·贝格公司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一些产业正发生着转移,从“中国制造”转向“越南制造”,包括石油化工、照相机、钟表、服装、笔记本、玩具等产业。近两年,英特尔公司在越南建立了一个组装与测试工厂,香港利丰公司则将产品生产转移到越南,越南取代中国成为耐克鞋最大的生产基地。

  随着中国低成本优势的逐步削弱,发展中国家以更低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还将继续,它们将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调整产业分工的机遇,发挥本国的低成本优势,在中低档产品市场承接产业转移。在此背景下,如果我国制造业不能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在高端制造业产品尚未具备竞争力的条件下,中低端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力也将被削弱,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的风险将不断增加,我国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将受到严重威胁。

  二、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与机遇

  我国具有大国大市场的突出优势,这是中小国家难以比拟的,一些跨国公司主要是基于贴近我国市场的考虑而选择在中国境内生产。

  当然,在清醒认识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双向挤压”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要客观分析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形成的战略优势及全球制造业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雄厚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

  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位,建立了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一大批企业技术中心,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的创新成果。我国制造业所具有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

  (二)巨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潜力

  我国具有大国大市场的突出优势,这是中小国家难以比拟的,一些跨国公司主要是基于贴近我国市场的考虑而选择在中国境内生产。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高于全球平均增速的市场需求,也将拉动我国制造业中低端产品的出口增长。

  (三)强有力的政府政策支持

  中央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并相继颁布实施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智能制造发展专项等,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些举措将为推进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加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四)面临制造业国际化的良好机遇

  “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欧债危机尽管给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带来一定的压力,但也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欧洲制造业企业正展开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把新产品、新技术带到中国”逐渐成为一些欧洲制造业企业的自主选择。与此同时,欧债危机也给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一次“走出去”的难得机遇,中国制造企业因此拥有了更多购买和投资欧洲资产的机会。

  三、中国制造业的应对之策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将《规划》作为指导未来5—1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有力推进、有序实施。

  基于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形势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阶段与战略优势,在未来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我国制造业应继续保持和扩大现有优势,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建议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

  一是要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二是要在国家层面设立制造业发展协调办公室,统筹国家的各类资源,扩大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地位。三是要成立制造业发展专家组,研究制定我国制造业中长期战略规划。四是总结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经验,建立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加快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将《规划》作为指导未来5—1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有力推进、有序实施。二是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制造业发展的惯性思维,从依靠铺摊子、上项目的要素消耗向依靠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转变,从依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三是要研究制订“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

  一是加快出台并实施制造业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如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十二五”规划等。二是统筹利用相关科技资源,做好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等的衔接。三是抓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通过研发和应用智能制造装备,提升国内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四是以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扶持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航空、汽车、机床等战略性产业。

  (四)建立健全在华跨国公司监测预警机制

  一是加快建立在华跨国公司的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美、日、德等国家在华跨国公司的动向及战略调整方向,对有转移苗头的跨国公司进行及时沟通协调,改善其在华经营环境。二是研究分析跨国公司转移可能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部署,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维护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安全。三是加强中西部地区与跨国公司在国内进行产业转移的对接,鼓励跨国公司向我国欠发达地区转移产能。

  (五)运用综合政策手段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

  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制造业,加速推动贷款对制造业的定向投放和渗透。二是要切实减轻制造企业的税收负担,尤其是对产品有国际竞争力的小微企业,要在税收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大动力。三是要研究制定我国制造业研发信贷政策,运用金融手段激励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要运用关税、汇率手段扩大产品出口,切实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并在不违反WTO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相关制造产品的出口关税。五是要研究制定我国制造业人才发展战略,出台《我国中长期制造业发展人才规划》,加强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壮大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

  (六)引导企业走出去,推进制造业国际化

  一是要继续加强制造业走出去信息服务,及时发布国外产品需求、投资合作信息,扩大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提高对外投资的成功率。二是健全完善投资平台,引导中小制造企业“抱团”走出去,降低投资风险。三是利用欧债危机契机,引导制造企业更多地通过多种渠道,如IMF、G20购买和投资欧洲资产,以减少风险确保投资回报率。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